在俄罗斯一个叫kaliningrad的地方,有一片“会跳舞的森林”,这里的青松大部分以一种奇怪的自然扭曲盘旋的方式往上生长。可是,在这片土地的不远处,其他青松都是笔直向上生长的。
据说有人经过研究发现,在很久以前,当这些树还是娇嫩的小树苗时,当地经常发生沙尘暴,沙子堆压在幼苗上,可是植物有趋光性,它们总是力求往上生长,慢慢地,弯曲的树干就这样长成了。所以,幼年时期的成长环境,一定会在孩子身上留下“烙印”。
知名家庭婚姻顾问Dr. Milan Kay Yerkovich(两夫妻)经过研究以及大半辈子的人生经历发现,每个人与另一半相处时,都以一种独特的感情模式行动,而这种模式正是来自他们童年的家庭养育方式。大概分为五种情感模式,看看你家孩子属于哪一种?从错误出发,提供温暖的家庭环境,养育情感健康的孩子:
类型1、“讨好型”
小时候,这类孩子总要努力表现得优秀,从而讨好他们的父母。他们很少从父母处获得安慰,相反,他们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父母面前表现得最好,以此让父母感觉开心;否则,他们就会被批评。
当这些孩子长大后,他们的很多行为是为了避免冲突,他们总是想方设法地讨好别人,企图让别人开心。一旦让别人失望,他或她就会逃离亲密关系。“我不够好”,是他们常见的口头禅或心理状态。
怎么改变?
作为父母,我们要先检视自己,是否总是期望孩子成为最优秀的那个;其次,当孩子表现不佳时,要同理孩子,还要努力安慰孩子;最后,还要鼓励孩子表现自己真实的一面——“每个人都不完美,就像钻石也有瑕疵一般”。
如果孩子已经长大了呢?他们应该对自己的感觉“诚实”,把真实的想法告诉对方,由此他们能放下内心“总是讨好别人”的心理负担,从而获得健康的亲密关系。
类型2、“受害型”
这类孩子来自冲突频发或混乱的家庭环境,例如父亲酗酒或家庭暴力,或父母长期吵架甚至打架。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孩子趋向于事事顺从,以避免成为点燃家庭冲突的“导火线”。另外,经常面对生气或暴怒的父母,这些孩子从很小就学会“闭嘴”;另外,这些孩子常常在脑袋里勾画安全的“堡垒”或景象,幻想自己在那里获得足够的安全感。
长大后,这些孩子往往拥有低自尊,还有抑郁倾向。另外,他们的伴侣与他们的父母常常在某方面很相似,而他们也继续生活在事事顺从的生活模式中。可能偶尔会有冲突,可是他们最终会趋向于在冲突面前选择“顺从”,在他们的内心深处,一次次痛苦却又“理所当然”地等待下一个“顺从”。
怎么改变?
作为父母,我们应该重视孩子的家庭环境,自己与另一半是否经常冲突?寻找冲突的根源,还孩子一个充满安全感的家庭。如果实在难以调和,也难以持续给自己和孩子一个安静的环境,应该及时取舍。
如果孩子已经长大了呢?他们该学会爱自己,争取别人对自己的尊重,获得幸福,而不总是选择“默默忍受”。
类型3、“控制型”
这些孩子在“缺乏保护”的环境中长大,例如常见的有家庭物质条件差,孩子时常穿不暖吃不饱;或孩子们经常被欺负,他们也难以获得父母的保护。慢慢地,这些孩子学会了坚强并且尝试保护自己。
长大后,这些孩子每一次感觉没有控制感时,就会想起小时候的无助感。慢慢地,他们便养成了强烈的控制欲,以避免失去控制后的焦虑感与恐惧感。常见地,他们非常喜欢用“暴怒”表达自己的“强大”,在日常生活中,他们趋向于别人按照他们的指示处理问题,否则,他们就会暴怒。另外,他们也不敢轻易离开“舒适区”,因为未知会让他们感觉脆弱与缺乏控制感。
怎么改变?
作为父母,我们要检查自己是否对孩子的保护不够,除了努力给孩子提供稳定的物质条件外,我们还要养成经常与孩子交流的习惯,及时发现孩子内心的无助感。
如果孩子已经长大了呢?他们应该学会减少控制事物的冲动、信任他人,并且学会管理自己的暴怒情绪。
类型4、“犹豫型”
这些孩子在小时候有“难以期待”的父母。例如孩子生日时,本商量好了要庆祝生日,但妈妈临时要出差。并且这样的事情不是发生一两次,而是类似的情形频繁地发生。
因为一次次失望,这些孩子会感觉自己不是父母第一重要的东西,他们有强烈的被遗弃的感觉;但是当父母偶尔有时间陪伴时,这些孩子反而感觉生气,常常拒绝接受父母“偶尔的”好意。
长大后,他们努力追求稳定的情感关系,弥补他们童年时爱的缺失。他们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时,总是趋向于美化他们的关系,一旦他/她感觉亲密关系没有按照他们想象的趋势走,他们就会感觉失望并且拒绝继续下去。他们常常有很多的内心冲突与对他人的误解,在感情中也承受着较大的心理压力,因为他们心思敏感,总能迅速捕捉到对方的细微变化。
怎么改变?
作为父母,我们要审视自己是否平时总是对孩子失约?对孩子的陪伴也过少?合理安排工作与家庭时间,在孩子幼年时期给予陪伴;尊重孩子,就像尊重你的朋友一样,不要认为他们是你的孩子就可以随便“爽约”。
如果孩子已经长大了呢?他们要学会放慢速度,不要匆忙进入一段感情;让自己的期望尽量接近现实,不要过分追求完美的感情;另外,对他人的认知存在困惑时,不要揣度,而是尽量沟通。
类型5、“逃避型”
这些孩子总被要求迅速独立,即使事情的难度超过他们能应对的范围时,当他们向父母寻求帮助也常常被拒绝。所以,他们很年幼时便能做很多事情,做饭、洗衣服、打扫卫生……这些孩子最终习惯把自己的感觉与需求放在心里,很少从父母处获得安慰与理解。
长大后,与情感需求相比,他们更喜欢私人空间,他们偏向于现实,也趋向于分离。如果他们身边有一些情绪波动大的人,例如一下哭一下大笑的女人或男人,他们会感觉对方很幼稚。
怎么改变?
作为父母,我们希望孩子独立没有错,但也要衡量事情的难度,必要时给予帮助;另外,尊重孩子的想法与爱的需求;平时多与孩子交流,做到耐心聆听;安排时间与孩子共同经历一些事情,而不是把事情丢给孩子。
如果孩子已经长大了呢?这些孩子需要懂得向他人敞开心扉,坦然地表达自己的感觉,还要学会对他人有同理心。
顾城说,“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草和风,种子与叶子,它们看似没关系,事实上它们有千丝万缕的关联。亲子关系与孩子未来的情感关系,在他们小时候就已经看出端倪。
所以,爸爸妈妈们,如果你希望孩子未来幸福快乐,爱,大概是最好的土壤……
(完)
【幼儿说】:作者是黄杏贞,幼儿心理科普作家、心理咨询师、二孩妈妈,已出版书籍《心理咨询师妈妈的科学育儿法》(获国家部级优秀出版物奖)。专注早期教育与成长,只分享科学、有价值的知识。
您可能喜欢的内容(点击查看):
↓↓↓↓
点击左下角“原文链接”,帮你了解更多有关【幼儿说】。
发送给作者
最多40字,当前共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