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不同的的视角,教娃更好地成长。
上周,我带儿子外出,路上经过广场,广场的一角,有一位中年残疾乞丐一边磕头一边喊:“好心人,可怜可怜我吧……”他前面的破碗里,放着几块纸币。
儿子突然问了我一个问题:“妈妈,为什么乞丐的碗里总会有钱?”我愣了一下,细细回忆,好像的确是这么回事。
当我们转过另一条街,遇到另一位乞丐,同样地,他的破碗也有钱,并且还不少。这时儿子又问:“为什么乞丐的碗满了,还会有人给他钱?”
童言无忌,我觉得儿子的问题很有趣,也非常值得思考,这是一个跟成年人完全不同的视角。
曾记得网上看过一个视频,两位外国女孩子走在街头上,遇见一位两条腿被切除的乞丐。其中一位善良的女孩往乞丐的破碗里放上了几枚硬币,另一位调皮的女孩往乞丐怀里放了一条蛇。虽然是宠物蛇,但乞丐被吓得跳起来,两条“断腿”挂在了脖子上,随着乞丐的蹦跳而晃动……
既然乞丐的残疾腿有可能是假的,那么乞丐“破碗”的钱,有没有可能是乞丐自己放进去的呢?他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乞丐也需要“社会认同”:破碗里总要有钱?
对于乞丐来说,为了得到别人的同情,他们需要别人“认可”他们的悲惨。被认可的最直观的做法,就是碗里有钱。专业的乞丐会在开始乞讨前,往自己的破碗里,多多少少放上一些钱,目的是为了告诉路人:“你看,有人给我钱了,别人认可我的故事和我的悲惨,大家也快点来同情我吧。”
记得看过一个电视剧,里面有个这样的剧情:
某乞丐来到街上,“上场”前要乔装一番。左右口袋各掏了一遍,竟然没找到任何钱,只有两片纸巾。怎么办?“上场”前总得要“道具”,乞丐直接把两片纸巾放进他的破碗里。没多久,一大妈路过,双目湿润地从自己的裤兜里掏出一块纸巾,丢进了乞丐的破碗,“好可怜哦,乞丐上厕所也没纸巾……”
▲“从众效应”:乞丐的破碗有钱,才会有更多的人给钱
我想起了去年,有朋友从邻市过来玩,当我们带着孩子也从广场路过。一位孕妇模样的乞丐跪在广场上,在她面前竖起一块易拉宝做成的《故事说明》,“丈夫生病,胎儿宫内缺氧,无钱上医院……”她面前的旅行箱里已经被“捐”了不少钱:有100的,有50的,20的……“
生活艰难的孕妇不会把她的故事做成高档的易拉宝吧?”当我在心里打上问号时,善良的友人已经从钱包里掏出了50块,放进了孕妇面前的行李箱里。而我带着孩子只在一旁“干”看,有一种“被打脸”的尴尬。当我装作若无其事拉着孩子往前走,儿子问我:“妈妈,为什么我们不捐钱?”我竟然有点无地自容的感觉。当着朋友的面,我也不好说,只得给孩子搪塞了一个借口:“妈妈没带现金。”
“别人都捐了,你不捐不够善良”。当我们看到乞丐的破碗里有不少钱,常常能给我们带来不经意的“心理暗示”——“很多人都很有爱心,差你了”;尤其是当你身边的人捐了,你却不捐,那种心理反差尤其强烈。
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除了“从众效应”外,还常常有小朋友们的“同伴效应”。举个例子,当一群小朋友结伴路过,倘若一位小朋友先献了爱心,后面陆陆续续便会有不少小朋友献爱心。因为小朋友的行为和想法爱“外露”,当有人发现某位小朋友没跟随自己, 常常便会给对方乱贴“标签”:“某某小朋友没爱心”,“他没爱心,我们不要跟他玩”,“我不想当你好朋友了,你不够善良”……
▲“麦格克效应”:别人都捐了,他很可能是真的乞丐
“你看,别人都捐了,他很可能是真的乞丐……”在缺乏信息的时候,人常常会“自我完满”,为某种现象寻找看似合理的结论,这其实是“麦格克效应”。
好比我们到达一个陌生的地方,在寻找饭店时,看到一家排队的人很多的饭店,便会自我完满——“这家饭店应该最好吃”,你咋知道排队的不是一群“演员”呢?
又比如当一个调皮的遭遇涂鸦敏感期的孩子,把妈妈的红唇膏往墙上乱涂鸦,生气的妈妈质问孩子为什么浪费她的唇膏,熊孩子或许会回答:”“妈妈,我正在给墙上的一只小蚊子化妆……”
“别人都捐了,他很可能是真的乞丐”,在这种“麦格克效应”下的解释,又会加速了人的“从众效应”,导致乞丐破碗的钱会越来越多。
▲“说不定人家是真的呢?”有人跟我说。
的确有这个可能,但是一个一边喊“饿”一边看着堆成小山的破碗仍旧不肯离开的乞丐,也未免“贪心不足蛇吞象”了。叔本华说,欲望过于剧烈和强烈,就不再仅仅是对自己存在的肯定,相反会进而否定或取消别人的生存。
曾经听说过一位朋友老家的一位亲戚的故事。
某年,尚年轻的小伙子心血来潮打算骑车环游中国,后来钱包丢了,学着乞丐在街头跪了半小时,一下子收到了200多块。小伙子感激涕零,后来一边啃着烧鸡一边想:“每天200块,一个月就6000块了!好容易!如果我跪久一些,一个月不是几万了?”后来,小伙子干脆辞掉了稳定工作,跟家人说要到远方上班……直至朋友有一次到某地旅游……
所以,我常常跟孩子说,“你可以花钱给乞丐送衣服和面包”,助人为乐是优秀的品德,但是孩子总被欺骗也会带来不少负面的阴影。乞丐的“套路”太多了,还不如求助福利单位提供帮助吧。
(完)
【幼儿说】:作者是小黄妈,一枚心理咨询师、一名二胎妈妈,专注早期教育与成长,只分享科学、有价值的知识。
您可能喜欢的内容(点击查看):
↓↓↓↓
点击左下角“原文链接”,帮你了解更多有关【幼儿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