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岁前知道这5个语言敏感期,孩子说话会更好


六岁前知道这5个语言敏感期,孩子说话会更好

2017-01-12 幼儿说 幼儿说 幼儿说

【幼儿说】原创,转载请标出处


你或许曾听说过孩子有个语言敏感期,你知道包含5种方面吗?孩子分别会表现出什么行为特征?你是否已经做了错误的应对而不知道?


最近妍妍妈说,她家4岁的妍妍让人气恼,她给我举了一个例子:

某天晚上,她跟妍妍说:“妍妍,要睡觉了,太晚了。”

妍妍也说:“妍妍,要睡觉了,太晚了。”

妈妈严肃地说:“睡觉了。”

妍妍:“睡觉了。”

妈妈:“赶紧换睡衣。”

妍妍:“赶紧换睡衣。”

妈妈有点恼,她皱了皱眉抬高了声音:“你到底睡不睡?”妍妍这才换衣服睡觉。

孩子是不是故意气人呀?


孩子语言敏感期中的第1个行为特征



上面的故事,其实是孩子语言敏感期中的第1个行为特征——鹦鹉学舌,总是重复爸妈或其他人说的话,饶有兴致地重复不停,很多时候大人都以为这是孩子故意跟人作对的表现。但其实是他们语言高速发展的表现。任何负面情绪的对待,都会给鹦鹉学舌的孩子带来“泼冷水”的感觉,扼杀了他们鹦鹉学舌的热情,最终不利于孩子词汇和句子的发展。




孩子鹦鹉学舌如何应对?

首先是理解,知道鹦鹉学舌是所有孩子都会经历的,是值得爸妈保护的阶段。父母不能对孩子表现出厌烦或气恼,父母这时候还可以有意识地尽量说些带丰富词汇的话语,比如使用成语等。


孩子语言敏感期的第2个行为特征



故事:

豆丁从幼儿园回家,进门的第一句就是“妈妈,你吃shǐ了没?”妈妈听了瞪大了眼睛。这时,奶奶从厕所出来,豆丁又跟奶奶说:“奶奶,你吃shǐ了没?”奶奶很生气,说这孩子说话没大没小的,朝孩子狠狠地瞪了一眼,豆丁哈哈大笑。妈妈严肃跟豆丁说:“以后别再说这样的话了,多难听呀。”但往后的几天,豆丁对所有人都说过这句话,尤其是当别人露出惊讶或生气的表情时,豆丁愈加兴奋。


这是孩子语言敏感期的第2个行为特征,“咀咒”,也叫“脏话期”。孩子会说出他们听到的最“脏”的字眼,比如“你傻瓜”、“把你撕了”、“你说pì话”……


孩子咀咒说狠话如何应对?

不理会。把他们的咀咒当普通的话语平淡应对,不责骂不批评,他们的咀咒其实没有针对任何人,当听话的人听到这样的咀咒时,如果表现出强烈的情绪,会增加孩子咀咒的欲望,因为他们感受到了语言的力量。


孩子语言敏感期的第3个行为特征



故事:

一天晚上,木木跑到爸爸身边,嘴巴对着爸爸的耳朵说起了悄悄话,说完后问:“听到了吗?”爸爸困惑地摇头。木木又凑到爸爸的耳边继续轻声说,爸爸点头,自己也把嘴巴凑近木木也说起了悄悄话。妈妈疑惑:“难道有什么秘密瞒着我吗?赶紧告诉我。”爸爸摇头,说这是他们的秘密。木木偷笑,一副很有成就感的样子。当木木睡着后,妈妈跟爸爸打听孩子说了啥悄悄话,爸爸笑了:“木木没有说任何话,只说了一堆没有意义的乱码”。第二天,木木又对爷爷说起了悄悄话……




这是孩子语言敏感期的第3个行为特征,悄悄话。这阶段,孩子会像模像样地凑近别人耳朵小声说话,有些孩子会说一些毫无意义的音节,有些孩子甚至没说话只是嘴巴动,当然有些孩子会说真正的悄悄话,但这样的悄悄话也不存在什么秘密,比如“我的铅笔是红色的”、“我吃了一块饼干”等等。


那么大人尽情配合就对了。


孩子语言敏感期的第4个行为特征



故事:

“嘟嘟……嘟嘟……”听到电话响起,英子撒腿跑到电话机旁,拎起电话后,英子一股脑将要说的话一口气说完了:“喂,你好,我是李XX(爸爸的名字),我现在不在,就这样,再见,拜拜。”还未等电话那头吱声,英子就挂掉了电话,一副满有成就的样子。电话那头的妈妈好笑又好气,她再次拨打了电话,英子还是如法炮制。看来家有熊孩子,想打个正经电话都难呀。


这是孩子语言敏感期的第4个行为特征,“一口气接电话”,这其实也是孩子学习大人接电话的语言模仿。但他们还没有跟电话互动的意识,他们只是按照看到的表象,一股脑将关键话语说完。家里使用电话机的,孩子还要煞有其事地盖上电话,以表示事情的完美结束。孩子看似是在跟电话玩游戏,但也是语言快速发展的表现。


如何应对呢?

不批评指责,如果实在是妨碍了大人的电话沟通,建议爸爸妈妈可以特意选择一个没什么电话拨入的时间,通过拨打家里的电话让孩子接的方式,多次满足孩子一口气接电话的心理需求,很快,孩子心理满足后便会停止类似的负面行为。


孩子语言敏感期的第5个行为特征



故事:

男男听到开门声便冲出房门,兴奋地要告诉妈妈一件事:“妈妈……我明……明天有……有个……”糟糕,怎么口吃了?这时爸爸在一旁斥责:“别结巴,毛毛躁躁的干嘛呢?”这时,男男似乎更紧张了:“妈……妈……我……我……”,“我我我,别说了,一句话也说不好!”听到爸爸的批评,男男委屈地哭了。从那天起,男男似乎经常说话结结巴巴,总是不顺畅,已经三个多月了,这怎么回事,难道孩子真的结巴了?以后如何是好呀,妈妈很担忧,她一直琢磨着是否该带孩子看医生。



这是孩子语言敏感期的第5个行为特征,暂时口吃期。表现为平时说话利索的孩子,突然说话结巴了,尤其是兴奋或紧张时更为明显。一些不明就里的父母会贸贸然带孩子看医生,这是不建议的,看医生会给孩子带来不良的心理暗示,可能会把临时口吃变成永久性口吃。因为这时候孩子的口吃是暂时的,短则几个月,长则一年甚至两年。这种临时口吃,其实也是孩子逻辑思维能力在发展的表现。


如何应对呢?

不嘲讽挖苦孩子,不给孩子贴“结巴”的负面标签,父母也不用过于担忧,更不能把孩子当说话有问题的儿童对待。当孩子出现口吃时,父母要以平和的心态安抚孩子:“别着急,慢慢说。”慢慢地,孩子这种临时口吃状况就会消失。


孩子的语言敏感期,鹦鹉学舌、咀咒、悄悄话、“一口气接电话”、结巴,你都做对了么?


最后,幼儿说往期发过一篇珍藏版的《助宝宝尽早开口说话的20首三字儿歌》,宝妈们可以找回念给0-2岁的宝宝听哦!


本文关键字:语言敏感期、说话模仿、幼儿教育、亲子成长


幼儿说:每个孩子都有独特个性,适用于他人的不一定适用于你,但一定能让你在育儿路上更从容淡定!



您可能喜欢的内容(点击标题查看):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