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怒吼”父母如何在孩子心里种“恶果”!有什么科学补救法?


图解“怒吼”父母如何在孩子心里种“恶果”!有什么科学补救法?

黄杏贞 幼儿说

今天支招如何有效“戒吼”。


一位妈妈下班后,发现女儿正在勤快地“做”家务。与其说是做家务,还不如说是“玩”家务。小女孩抓着湿漉漉滴水的抹布,往书桌上、沙发上“涂抹”,书桌上的书被沾湿了,沙发上也留下水,妈妈要求女儿把抹布拧干才继续。过了一会,当妈妈从洗手间出来,发现女儿不仅没把抹布拧干,还抓着淌水的抹布往电视机上面抹……


“别瞎搞啦!滚回房间去!”



小女孩吓了一跳,惊恐地转过头看着自己的妈妈,过了许久,才小心翼翼地放下手里的抹布,然后眼圈红红地走进房间。


这是最近一位妈妈的留言。她说,没想到自己会朝孩子怒吼,晚饭时明显地感觉孩子所有行为动作都是小心翼翼的,她担忧自己一时冲动,会给孩子带来严重的心理伤害。


“愤怒以愚蠢开始,以后悔告终。”这是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对怒吼父母的精辟描绘。经常也有爸妈给幼儿说留言,说平时对小孩挺好的,也自以为很有耐心,但孩子有时真的是让人抓急,冲动中没忍住就怒吼了。忍不住朝孩子怒吼了一下,会有严重伤害吗?有什么科学补救法?


▲父母朝孩子怒吼,给孩子带来什么影响?


其实,父母偶尔忍不住怒吼了一下,除了让孩子一时害怕或沮丧外,是不会一下子便给孩子造成严重伤害的。那些长期的、频繁的怒吼,才会给孩子带来永久的伤害。


这好比一位小宝宝在某一天,当他把手伸向他的小熊玩具时,突然室外“轰隆隆”一声巨大的响雷,宝宝被惊吓了,“哇”一声大哭起来。没多久,宝宝恢复了平静,就像没事儿地继续把手伸向了他的小熊玩具。几分钟前的惊吓没给小宝宝带来伤害。倘若宝宝每一次把手伸向玩具熊时,室外总想起巨大的雷声,那么这个小宝宝一定会有心理阴影——对玩具熊产生恐惧。他可能从此不再玩玩具熊,甚至一看到玩具熊便要大哭。

这位小宝宝行为的背后,便是来自知名行为心理学家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原理。简言之,父母多次数地或频繁地朝孩子怒吼,会给孩子带来心理伤害。倘若偶然地忍不住怒吼了一两次,爸妈们以后不再犯就可以了。


被频繁地怒吼的孩子,他们会在内心种下什么“恶果”?


当孩子经历父母长期的怒吼,会对父母的情绪和表情变得敏感,有些孩子听到父母稍微提高声调,甚至眉毛跳一跳都会紧张。



1、影响孩子大脑发育成熟


我们知道,小朋友大脑发育成熟的标志,是前额叶皮质的成熟。而父母总喜欢朝孩子怒吼,给孩子带来恐惧或难过情绪的同时,也会导致孩子前额叶皮质发育滞后,最终结果会带来孩子情绪的不成熟,还带来其他方面的父母影响。


比如他们会效仿爸妈怒吼和情绪冲动,还由于前额叶皮质发育滞后,孩子未来可能会在行为上表现得幼稚,比如做事不想后果,自控力差,甚至专注力也不好。这些能力,跟小朋友未来的成长和成才关系巨大。哈佛认知神经科学专家查尔斯.纳森也曾经提醒过父母,父母的负面情绪会影响小孩的大脑发展步伐。所以,总爱怒吼的父母们尤其要注意。


2、孩子未来心理不健康几率提高


出于伦理的考虑,心理学家们不会让父母大强度和频繁地怒吼孩子,以得到研究的因果关系,一般来说,他们是采用大规模的家庭“观察”,比如召集一些父母爱朝孩子怒吼的家庭,不加任何干预的情况下,数年后再观察这些孩子的行为表现,从而得出“怒吼父母会养出什么小孩”之类的关联。


但有一位名叫阿维.森纳的医学家把这种研究搬到了实验室,不过他不是用人,而是用狼和小羊(怒吼父母和狼,孩子和小羊,大家可以补脑一下)。当狼饥饿时,会频繁地朝小羊怒扑或啼叫……一段时间后,小羊被“吓”死了,因为巨大的恐惧感时刻冲击小羊的心灵,继而影响了小羊的内分泌和免疫系统……小羊日渐虚弱,最后死去了。


在现实家庭中,孩子们不会因为父母的怒吼而死去,但会因为父母的长期怒吼而较容易生病是很常见的。除此之外,这些孩子还容易有心理方面的问题:恐惧感、焦虑感、缺乏安全感、自尊感低下,除此之外,还有敏感、自卑、冷漠……用亲子关系心理专家Nicholas Allen的话来说,怒吼父母会导致孩子心理不健康的几率提高不少。


父母不小心朝孩子怒吼后,如何补救和戒吼?


下面其实也是避免父母落入长期怒吼族的“急刹车”。


1、告诉孩子:你当时为什么发怒



有一次在餐厅,餐桌上一位小男孩一时兴奋,抓着筷子不停地在敲桌子、敲碗,“砰砰”、“当当”的声音妨碍了大人们谈话。小男孩的爸爸劝阻了好几次,小男孩没理会。“停下!”小男孩的爸爸低吼了一声,小男孩才停止了敲打。


“你刚才不停地敲,影响了爸爸和叔叔阿姨的交谈,你这样做很不礼貌;当爸爸劝你停下来时,你不仅没理会,还继续敲,爸爸很生气。你能不能理解爸爸?”


小男孩点头,还满脸歉意地亲了亲爸爸。


当不小心怒吼的爸妈,向孩子讲述自己发怒的理由和过程时,能帮助孩子发现自己的错误,有助于自我改正;对大人来说,这也是一个自我反省和思考的过程,有助于大脑在下一次遇上相似的情景时帮助理智思考,而不是张嘴便吼。注意,父母在讲述时,尽量做到客观、不带抱怨。


2、下一次张嘴怒吼前,有意识地笑一笑,有“奇效”


记得在一个周末,我带上女儿逛超市。超市人山人海,女儿这时却要自己推购物车,她小小的身躯还及不上购物车的一半高度,还把购物车推得四处碰撞,甚至差点被别人的购物车碾到脚趾。我劝了好几次,女儿没理会,还继续全速前进……跟在后面的我,肚子里就像放了一瓶随时会爆的“躁弹”。


这时女儿在一堆不倒翁玩具前面停了下来,推了推不倒翁后“哈哈”大笑,笑着笑着还躺到了地上笑,我也不由得笑起来了。如果一个人开始笑了,其他人也很有可能笑出来,果真如此啊!我的烦躁消失了。再一次出发时,我跟女儿扮演了巨人推蚂蚁坐小船的小游戏,坐在购物车里的女儿是小船上的小蚂蚁,我是会游泳的巨人,巨人要听小蚂蚁指挥,一会儿游得像闪电那么快,一会儿游得像蜗牛那么慢……最后我们都嘻嘻哈哈地出超市的。


怒吼前,先笑一笑。有妈妈说,“很难做到啊”,的确如此,因为人的情绪有一贯性,但自制力能做到怒吼前笑一笑,同时想想孩子可爱的瞬间。当父母有意识地笑一下,事实上已经帮助愤怒实现“急刹车”,愤怒情绪也会冷却不少。丹尼尔.席格等情绪学家曾经统计过,发怒只有90秒,当撑过了这90秒,不用做任何事,怒火也会自动消减。所以在这个过程中,父母有意识地笑一笑,有助于情绪自控。


怒吼常常“忍不住”,但通过努力能“忍住”,因为我们爱孩子,他们值得父母们这份努力。爱孩子,请加油!


(完)



【幼儿说】:作者是黄杏贞,心理咨询师、二孩妈妈,专注早期教育与成长,只分享科学、有价值的知识。


您可能喜欢的内容(点击查看):


↓↓↓↓

点击左下角“原文链接”,帮你了解更多有关【幼儿说】。

    阅读原文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