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捉迷藏露半截身?我敢说九成父母都做错了
【幼儿说】原创,转载请标出处
你的孩子玩捉迷藏时是否经常蒙住头露出脚或手甚至是半截身子?你知道孩子为啥会做出这样的逗比行为,背后的真相你知道吗?你一般是如何应对孩子这样的蠢萌捉迷藏的?
记得有次到朋友家玩,晚饭后朋友的女儿小红裙(昵称)玩抓迷藏。
小女孩趴床上,毛巾盖头,露出小脚丫让人找,稚嫩的声音嚷嚷:“你们找不到我,找不到我,赶紧来找我呀……”(看下图)
我们都笑,朋友掀开毛巾说找到了,小女孩茫然问:“你怎么知道我在这里的?”
孩子的爸爸紧接着说了一句让人愕然的话:“这孩子总是这么蠢,我过几天带她去测智商……”
这……我不由得同情起朋友来。
记得儿子3岁时也经常跟我玩捉迷藏,他有时会直接在我面前“咚咚咚”躲进柜子里激动地喊我找他,有时会把头埋进枕头里露出大半截身子,还有时拿着玩具熊挡在身前露出自己的手臂和腿……他每次玩得很投入很认真,并且总是带着小激动,因为他觉得自己藏的地方太绝了,妈妈一定找不到。而我总会装作根本找不到一样,屋子里转了一圈向他求饶:“我输了,你藏得太好了,我都要找晕了。”这时儿子总会跳出来吃吃地笑,非常有成就感。
其实,这是6岁内所有孩子躲猫猫即捉迷藏的“特色”,在玩捉迷藏时,只要他们挡住自己的眼睛,他们以为自己看不见别人,别人也会像自己一样看不见自己。这有点像鸵鸟,据说鸵鸟遇到危险时,会把头埋入草堆里,以为自己眼睛看不见就是安全(有人说这是对鸵鸟的误解)。那么孩子玩躲猫猫捉迷藏也是这种心态吗?
经典的三山实验
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曾经做过一个非常经典的实验,他用塑胶模型摆了三座不同大小、外形迥异的山丘,分别在三座山的四个面确认了A、B、C、D4个位置(看下图)。他让一些孩子站在A位置,B、C、D三个位置放了玩偶,并从各个方位都拍了照片。他首先让孩子找出自己所处的方位,让他意外的是,6岁内的孩子们都能正确找出对应的相片,但当让他们找出玩偶所处方位的照片时,他们选择了显示自己方位的照片。而6岁后的孩子却很少会这样。
皮亚杰从而得出这样的结论:
6岁内的孩子以自我为中心,他们缺乏观点采纳能力。他们以为自己看到的跟人看到的是一样的,自己看不见的别人也会看不见。所以才会出现孩子捉迷藏挡住眼睛露出身体部位以为别人看不见的蠢萌现象。如果你把孩子这种现象归结为孩子智商不高或者愚蠢的看法,那是因为你对孩子的成长了解不够。
为什么孩子在捉迷藏的时候经常喜欢躲在同一个地方?
皮蛋妈妈说,她最近观察到孩子一个奇怪的现象:皮蛋有时候藏在客厅的木门后面,第一次被找到后,他第二次还会藏到客厅的木门后面即同一扇门的位置。
她纳闷了,他的藏身之所已经暴露了,他不知道被人找寻时第一时间会想到这个地方吗?还是“三山实验”心理作祟,这也是孩子心智未够成熟的可爱现象。所以人家说生了孩子满屋子乐趣呢,这也是孩子天生的一种“求生本能”,他们经常在逗乐爸妈,为的就是得到更多的怜爱,给爸妈带来娱乐,从而让自己得到爸妈更多耐心的对待、关注和爱。
如何才是正确的对待孩子蠢萌的捉迷藏方式?
不嘲讽、不羞辱、不强迫纠正。有些无趣的父母会认真地一遍又一遍地告诉孩子他们藏得不够好,实际上只是力图让孩子接受自己很愚蠢的事实,孩子不仅会玩得无趣,还会无所适从,因为从他们的认知上,他们不理解为什么爸妈会这样说。你对他们观念的强加灌输,只会掠夺他们的乐趣,还会打击他们的自尊,从而会让孩子变得畏手畏脚,快乐也无从谈起。所以,当你的孩子经历蠢萌的捉迷藏阶段,你大可全身心投入,学会从孩子的视角观察,体验孩子的小兴奋和乐趣,以观察者和理解者的心态陪伴孩子成长。
除了视角,这年龄段的孩子还常常表现出观点的“固执”
比如孩子脸上肿了一个包,大人说看外形应该是被蚊子叮的,但孩子一口咬定是虫子咬的,并且不打算改变自己的看法;
玩一辆紫色的汽车,孩子说那是粉红色(色彩认知错误),妈妈纠正他说是紫色,孩子坚持认为是粉红色;
孩子早上剃了头,妈妈下午偶然提起孩子早上剃头的事情,孩子坚持说是昨晚剃的(时间观念混淆不清);
幼儿园老师让小朋友穿蓝色鞋子,后来老师临时在微信告诉妈妈改了穿白色,当妈妈给孩子穿白色的鞋子时会遭到小朋友反抗,他坚持说老师只让穿蓝色的……
你的孩子也有这种现象吗?当然还暂时不能看出孩子这种固执是否是性格上的,暂时只是年龄阶段导致的特点。但如果你给孩子贴上“固执”的标签,说不定孩子就如你所愿地真的变得固执了。因为孩子这种阶段性的“固执”没有外力的干扰会渐渐消失,随着心智的成长,他们的想法和做法也会越来越接近现实和客观。
所以,当孩子遭遇这个“蠢萌捉迷藏”阶段,你该知道如何配合了啵?
本文关键字:心理成长、心智发展、捉迷藏、躲猫猫、家庭养育
幼儿说:每个孩子都有独特个性,适用于他人的不一定适用于你,但一定能让你在育儿路上更从容淡定!
您可能喜欢的内容(点击标题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