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实用又有效。
有一位小男孩跟随妈妈到超市,买棒棒糖、买冰淇淋、买饮料、买玩具……似乎超市是自家开的。被妈妈拒绝时,小男孩还哭闹不止,当妈妈听从他时,他才停止哭闹。
“每次到超市都很头痛”,“真心不想带孩子到超市”,“怕孩子什么都买,现在在家偷偷网购”,“如果听从孩子,基本的生活都保障不了”……这些父母的心声,你找到同感吗?
为什么孩子什么都要买?
幼儿说经常说,“自我中心”是6,7岁前小朋友的心理特征。其中最典型的表现常常是,孩子见到其他小朋友的玩具就要据为己有,见到其他小朋友吃零食就要抢,他们的一切需求都围绕“我的”进行。
除此之外,孩子看到喜欢的就想“买”,事实上,他们这时的“买”等同于“要”,他们尚没有客观的“买”的概念,他们不知道超市的商品是需要金钱交换的,即使知道东西需要“钱”买,他们也不知道钱的背后还需要父母付出劳动。
最后,他们也没有“延期消费”的观念。在他们稚嫩的小脑瓜里,“有欲望便要满足、有心思便要实现”的想法非常“下意识”,他们想象不到晚一些买他们想要的东西会有多美好。
因此,小朋友看见什么都要买的行为非常普遍。
面对什么都要买的孩子,父母们有哪些可以参考的做法?
1、让孩子带着“任务”进超市
在这方面,父母与孩子要养成一个小习惯——列购物清单后才购物。
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首先是让孩子知道,购物是有规划地进行的,而不是随心所欲的;其次,父母们可以在购物时,叫孩子帮忙根据清单采购。当孩子“有任务时”,不仅能分散他们什么都想买的注意力,还能培养孩子的自豪感。
2、“有规则地”进超市
如果有父母不想对孩子过于严格,可以与孩子约定“每次只准买一个,还要限定金额”。
例如孩子每次进超市,可以挑选一个价值10元以内的商品,或者这一次不买的话可以累积到下一次,不买的次数越多,孩子最后能买的商品的价值越大……慢慢地孩子便懂得,“以后买,会更好”,这便是延期消费的引导。
3、让孩子知道钱是“有限的”
父母还可以让孩子使用自己的零用钱购买。例如家长每周给孩子10块钱的零花钱,孩子可以自由安排什么时候买。当孩子在某一次冲动间,把零用钱全花光了,他们也便懂得了钱是有限的。
4、帮助孩子意识到“存储”的好处
有些家庭鼓励孩子把零用钱存在父母处,父母每个月给孩子算利息。随着时间的流逝,孩子存的钱越多,孩子赚到的利息也越多。孩子便由此知道,储蓄能让自己的钱慢慢变大。
如何治?学学这位日本妈妈的妙招
记得有一位名叫风间的日本妈妈,她帮孩子戒掉乱买东西方法,一度引起了当地很多妈妈的吹捧,幼儿说也觉得很赞。她是如何做的?
据说她家5岁的女儿也喜欢“买买买”,在过去一年内“大量采购”,导致家里堆满了玩具,即使是芭比娃娃都有十多个。这位家境不错的妈妈虽然不担心孩子的爸爸责备,但她觉得孩子实在太没节制了,她觉得应该帮孩子改掉这个坏习惯。
某一天,这位妈妈带女儿出街时,女儿看上了一辆粉色的脚踏车。家里其实已经有两辆差不多的了,这位妈妈掏出手机,把女儿想买的粉色脚踏车拍下来,并与女儿约定:“如果三天后还想买,并且愿意拿最喜欢的东西来换,那么妈妈就给你买!”
第三天,妈妈掏出手机、翻出相片给女儿看,并且问:“还要买吗?”没想到女儿淡淡地说:“我不想买三轮车了,我想买中午在电视里看到的那条公主裙……”同样地,妈妈又打算三天后再问问女儿是否买她看上的公主裙……就这样,这位妈妈为自己节省了不少钱,因为小女娃很多时候都是因为好奇心驱动下想买,过几天后就不要了。
这个方法为什么好呢?首先,孩子很多的“喜欢”,常常是三分钟热度,“三天法”能帮助爸妈鉴定孩子是否真的喜欢;除此之外,还能培养孩子延迟满足的习惯,慢慢改掉一看到新奇的事物就想拥有的做法;最后,“以物易物”的做法,孩子还能懂得“有付出才有收获”的因果关系。
所以,你家孩子也爱买?快试试上面的做法吧!
(完)
【幼儿说】:作者是黄杏贞,幼儿心理科普作家、心理咨询师、二孩妈妈,已出版书籍《心理咨询师妈妈的科学育儿法》(获国家部级优秀出版物奖)。专注早期教育与成长,只分享科学、有价值的知识。
您可能喜欢的内容(点击查看):
↓↓↓↓
点击左下角“原文链接”,帮你了解更多有关【幼儿说】。
发送给作者
最多40字,当前共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