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遇熟人不打招呼还沉默是没礼貌吗?


一位妈妈带女儿上街买菜,路上遇见了一位邻居。老太太热情地对小女孩说:“你好啊,小公主”。小女孩不仅没打招呼,还躲到妈妈身后去了。

“打招呼呀!你这孩子,真没礼貌!”

经常也有爸妈问类似的问题,“为什么小朋友遇见熟人不打招呼呢?”“有时在家里沟通得好好的,可孩子见到人就不张嘴了”“孩子有时还要跑掉,打招呼就像遇见怪兽一样”……

孩子为什么需要打招呼?

父母们的担忧和出发点是对的,良好的人际关系会让孩子感到幸福快乐,而打招呼是人际交往的基础。首先,打招呼能“温习”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其次,打招呼能引起新的话题,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最后,打招呼能给对方留下良好的印象,黏合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总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维系,打招呼是基础。

所以,小朋友随着年龄的增长,毫无疑问也需要学会这种人际相处的方式。可是不少孩子拒绝配合,有些家庭做得也过于欠缺考虑。

前几天,我在路边听见一位妈妈对她的女儿小声催促:“快打招呼,老阿姨会给你吃糖。”不远处,一位老人微笑着朝她们走来……这显然是错误的“鼓励”。

为什么孩子遇见熟人会不打招呼?常见四种原因

1、孩子对陌生人感觉恐惧

幼儿说经常提到,7个月左右的宝宝开始恐惧陌生人,这也叫“陌生人焦虑”。例如一个小宝宝见到不熟悉的邻居,当邻居要抱他时,他会哭着扑回妈妈怀里。原因是相比起新生儿,7,8个月大的宝宝已经有了初步的记忆,他们能分辨谁是爸爸妈妈,谁是第一次见面。

很多小朋友到了2,3岁,这种陌生人焦虑还存在,如果他们这时入园,会哭得比其他孩子更撕心裂肺,经历的心理焦虑更多,如果处理不好,便容易留下心理伤痕。还有部分平时与他人少接触的大孩子,例如8,9岁等,也常常表现出持续的陌生人焦虑。

所以,因为“陌生人焦虑”的存在,有些孩子就不敢向他人打招呼。

2、孩子敏感内敛

有些敏感内敛气质的孩子,他们考虑得比其他孩子多。例如,他们会想“打了招呼之后,我会不会被笑”,“她会不会问更多的问题”,“他会不会觉得我不够聪明”……还没张嘴打招呼,这些孩子已经在脑海里把打招呼的想象场景“翻炒”了无数次。

因为担心做得不够好或担心带来更多问题,所以他们干脆就不打招呼了。

3、孩子不懂如何回应

“我应该叫她什么”,“他是爷爷还是伯伯”,“她是陈阿姨还是陈大姐”……有时孩子不知道该如何主动打招呼;有时是孩子不懂如何回应,例如别人说“你好可爱哦”,“你剃了小光头呀”,“为什么你没穿多一点衣服”……

孩子不知道如何回答,就可能选择沉默。

4、孩子被父母纠正过多,干脆不作声

“阿姨好”,一位小女孩这样向一位老人打招呼。

但妈妈觉得不对:“错啦错啦,辈分不分!你应该叫她王奶奶!”

下一次,孩子又把一位伯伯叫成了叔叔……如果父母经常纠正,孩子可能感觉怎么回答都不满意,便干脆沉默了。

 

所以,幼儿说建议爸妈们对待小朋友打招呼的原则是:鼓励孩子打招呼,但不要给孩子压力。孩子这一次不打招呼,不要强迫,下一次再鼓励。当孩子打错招呼了,大人们尤其不要指责。有时对他人的称谓,孩子虽然叫错了,但错得不是很离谱,大人就不需纠正了,例如“把奶奶唤成阿姨”的。

可以通过“过家家”的游戏方式,帮孩子知道如何回应

当孩子2,3岁开始,妈妈可以陪孩子“玩”。

具体如何玩呢?

例如,妈妈可以先列一份打招呼的回应清单;接着鼓励小朋友把家里的玩具摆在客厅,比如有玩具熊、玩具芭比或玩具布偶等,他们分别“扮演”叔叔、阿姨或邻居老人等。最后,孩子坐在玩具前面,妈妈坐在玩具后面,妈妈负责抱起玩具扮演平时遇见的一些朋友或邻居,与孩子进行打招呼演练。

下面,幼儿说列了一些常见的打招呼的句子和回答,爸妈们可以在过家家游戏中与孩子对话演练。孩子听多了,下次遇到别人,就知道如何打招呼或回应他们的招呼了。

游戏步骤一:如何主动打招呼?

孩子遇见他人时,首先打招呼,“阿姨好”,“叔叔好”,“你好”……

这里有几个小技巧,因为过于复杂的打招呼,小朋友经常记不住,妈妈可以按照下面这样大概分类:

1、上年纪的、脸上有皱纹的、头上有白头发的女人/男人,可以统一打招呼为“奶奶好”,“爷爷好”;

2、对于没上年纪的女人/男人,都可以统一打招呼为“阿姨好”,“叔叔好”;

3、如果实在是搞不清楚该如何称呼,那么“你好”就可以。

游戏步骤二:如何回应对方的问话?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打招呼的问话和回应:

1、“你好可爱哦!”

答:“谢谢!”

2、“去哪里啦?”

答:“去公园玩啦。”

3、“你今天的衣服好漂亮!”

答:“谢谢!”

4、“上学了吗?”

答:“上幼儿园了。”

5、“吃饭了吗?”

答:“吃过了。”

6、“你的棒棒糖很香哦。”

答:“是很香。”

有时因为不同的地区,人们的问话习惯可能会不同,爸妈们可以列出适合自己家孩子的。有时如果对方的问题实在是过于复杂,爸爸或妈妈可以替代孩子回答。

最后,大家还要提防一些故意逗孩子取乐的大人,例如有些大人会说,“你的小三轮车可以送给我吗”,“我不是叔叔,叫我‘爸爸’”,“你好丑哦”……这时爸妈就要适当进行干涉,或直接帮孩子回答,或带孩子离开。事后再向孩子解释,对方的行为不礼貌,下次可以如何应对等。

人们常常说,孩子的成长就像学走路,一翻二爬三扶立,还要跌跌撞撞、踉踉跄跄。所以,孩子不打招呼,别再冤枉孩子没礼貌了,那是因为他们还不是一个成熟的社交人,需要父母的帮忙呢!

 

(完)


【幼儿说】:作者是黄杏贞,幼儿心理科普作家、心理咨询师、二孩妈妈,已出版书籍《心理咨询师妈妈的科学育儿法》(获国家部级优秀出版物奖)。专注早期教育与成长,只分享科学、有价值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