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睡觉、孩子学习来点“小噪音”更好?没做你可能会后悔死


宝宝睡觉、孩子学习来点“小噪音”更好?没做你可能会后悔死

2016-09-09 幼儿说 幼儿说 幼儿说

【幼儿说】原创,转载请标出处


大家是否有这样的经历:越是担忧宝宝被吵醒,宝宝越容易醒?为什么有些正在学习或上课的孩子听到轻微的声响就要东张西望、注意力不能集中?


芬兰科学家曾在《自然》杂志发表过一项研究,他们研究发现,睡眠中的婴儿不会被打搅,相反,婴儿还能在睡眠中通过倾听外界的声音进行学习。他们给两组新生儿做这样的实验:


A组:在1个小时的睡眠中重复播放两个不同的元音;

B组:在5个小时的睡梦中重复播放跟A组相同的两个元音。


婴儿醒来后,B组会对两个不同元音的声音做出不同的反应,而A组没有这样的反应。


科学家表示,更长时间反复听元音的婴儿在睡梦中学会了区分不同的声音。他们推测出,经常在宝宝睡眠中说话或播放说话的声音,能让他们更早地掌握语言。


想想宝宝还在肚子里时,作为孕育宝宝的母体,从早到晚身处在各种外界声音中,但肚子里宝宝的睡眠不会少,他们每天进行着正常的作息,脑部发育迅速。


为什么还是会有些出生后的宝宝似乎很容易被吵醒呢?


没有被安静环境惯坏的、睡眠中舒适的宝宝,除非是刚好睡完一觉,否则是不容易被吵醒的。幼儿说认为,容易被吵醒的是那些身体不舒服或肠胃不适的宝宝,比如肠绞痛、消化不良、肚子饿了、尿湿了、拉屎了,这些宝宝本身已经处于半睡半醒中随时会醒来,所以爸妈不用因为恰好制造出什么声响导致宝宝醒来而心怀内疚。


白天宝宝睡觉时,故意制造点“小噪音”更好


就像芬兰科学家所得的研究结果那样,外界声音能刺激宝宝大脑的发育和语言能力的发展,所以我们可以在宝宝白天睡眠时,播放音量适宜的音乐,比如民谣、儿歌、纯音乐等,或者给宝宝读故事、古诗词,让宝宝的小脑袋接受声音的洗礼,如同小树苗吸收养分一样,宝宝不仅由于声音的陪伴而睡得更踏实有安全感,还有利于大脑的快速成长。




到孩子稍大后,学习时不用故意提供零噪音的环境


习惯了安静环境的孩子会挑剔环境,家庭提供零噪音,会影响孩子的正常学习和成长。因为外界时刻充斥着各种不为家庭成员所左右的声音,即使教室、图书馆也不例外。在家里习惯安静环境,稍微有声音就能分散孩子的注意力,甚至影响孩子的心情,导致心情烦躁,长期下去,必定会影响孩子的成长。


所以,为人父母最好在孩子上小学前,让他们养成对噪音的免疫,不仅有利于孩子的抗干扰能力,还能让孩子养成把专注力集中在眼前的好习惯。


在喧闹环境培养专注力


毛泽东年轻时为了锻炼专注读书的能力到闹市去读书,爸妈们也可以从这方面特意培养孩子这种能力。比如在周末出外游玩的车上、公园里、商场歇息处,跟孩子一起拿出书本阅读。当孩子练就了不为外界声音所动的“金刚不坏之身”后,是一件非常值得高兴的事儿。因为专注力是获得成就的基本素质。


波兰有个小女孩看书非常专注,她的姐姐和小伙伴们在她面前跳舞、打闹、玩游戏都丝毫影响不了她。姐姐和小伙伴为了捉弄她,在她身后叠起了几张凳子,只要她稍微动身就会砸到她身上。没想到小女孩看完了一本书,她身后的“凳子塔”纹丝不动。后来这个小女孩成了闻名世界的科学家,她就是居里夫人。


因此,吵杂的环境影响不了孩子的主动专注,如同永远叫不醒一个故意装睡的人一样,当一个孩子养成了雷撼不动的专注力后,他们在学习上的主动性也非常强。


有个音乐家收养了一个先天性失明的女宝宝,音乐家经常在宝宝睡觉时演奏和创作。因为宝宝失明,她从未教过宝宝弹钢琴。但在宝宝1岁那年,某天当音乐家在厨房做饭时,宝宝独自爬上了钢琴前的凳子,先是摸索着胡乱按了一遍琴键,十多分钟后竟然弹奏出了舒曼的《梦幻曲》,音乐家为之震惊。这个故事未有出处,但跟韩国5岁的天才盲女弃儿刘艺恩很相似。


所以,爸妈们,从今天起,再也不要小心翼翼的了,赶紧给家里的孩子制造点小“噪音”吧!


幼儿说:每个孩子都有独特个性,适用于他人的不一定适用于你,但一定能让你在育儿路上更从容淡定!




您可能喜欢的内容(点击标题查看):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