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有家长跟我说,小孩老是叫不动,有时候越叫越不听,父母们都快被逼疯了。到底怎么样才能让小孩听呢?有什么科学的方法,可以让小孩乐意地遵从父母的意见?在小孩不同的年龄,家长们应该怎么做才有效呢?
下面是不同年龄小孩的教养小技巧,快点学起来吧。
1-2岁的小孩,父母应该怎么做?
为什么一到两岁的小孩叫不动呢?原因是自我中心时期——宝宝专注于自我探索,因为太专注了,所以“听不到”父母说话。
举一个例子:一位一岁半的宝宝,她坐在婴儿椅子上用手抓食物,饭菜都洒到了椅子和地面上,她的衣服和脸上都沾满了饭菜,妈妈对她说:“不能用手直接抓食物,要用勺子!”但是她不听,继续沉浸在她的“饭菜游戏”中,为什么会这样呢?
有一个研究证明:当大人越爱干净,宝宝越不听;大人越规定,宝宝越不理。那是因为他们太专注于对世界的探索了。
教养方式:作为父母,我们应该放手让宝宝探索。吃饭的时候,“弄脏”的是小事,但是却促进了宝宝对世界的理解,而且有助于他们的手和眼睛以及大脑的共同协调工作。所以在安全的前提下,放手让宝宝探索吧。
当我们需要宝宝听,怎么办呢?采用夸张的语调,引起宝宝的注意:“哇,宝宝,你好认真呢,让妈妈帮你擦擦小手吧。”
3-4岁的小孩,父母应该怎么做?
为什么三到四岁的小孩叫不动呢?原因是,他们的自主意识开始发展,他们想要被尊重,而不想被命令,从而带来了他们的执拗行为。
举一个例子:一位妈妈对她三岁的儿子说:“小朋友,把玩具收起来!”
结果,3分钟后,小孩没动。妈妈提高了语调:“我叫你收玩具,没听到吗?”
可是,再过三分钟后,小孩还是没收!这时妈妈快被气崩溃了。
那是因为:一直吼——一直没用!
教养方式:父母对小孩应该有清晰的行为约定。例如,小孩1分钟内要收好玩具,否则它/它们就会被放进“冷藏柜”(小孩拿不到的玩具箱子),或者它就会成为别人的玩具。一般来说,明确了孩子要承担的后果,孩子下一次就会长记性。
会不会有什么负面后果?有人说,这是父母对小孩的恐吓。我们可以假设一下,一位成年人在一个公司里面上班,如果没有按照公司的要求完成任务。这个时候,他可能就会收到领导的警告,“你如果这个月之内完成不了这个项目,你的职位就会被别人替代。”很多人说,这样的规定是合理的,但是为什么我们却反对这样的原则使用在家庭中呢?这就是“契约意识”。当然,父母们可以提前把这个约定告诉小孩。
我想起了一个教养小故事。有一位妈妈对四岁的小孩说:“妈妈现在和你有一个小约定,以后每天晚上睡觉之前,你必须收好你的玩具,否则你的玩具就会被收到阁楼上的小箱子里面。你下一次就不能玩了,等你哪一天表现良好,玩具才会被释放。”小孩听从了这个约定,当天晚上睡觉之前,就把玩具收得整整齐齐的。
在这样的沟通过程中,有一个小原则:与小孩沟通,情绪要平静,不要有太多负面情绪。
5-6岁的小孩,父母应该怎么做?
为什么五到六岁的小孩叫不动呢?在这个年龄阶段中,小朋友的自主意识发展得更成熟,还开始挑战父母的底线,他们想“做自己”。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他们想知道,他们哪些行为会被父母接纳,而哪一些不会被接纳,从而最终形成他们自己的一套行为方式。
在那些管教小孩没原则的家庭里,小孩越叫越不动。举一个例子,有一个小孩看电视,原先与妈妈约好了看半个小时,小孩看着看着,后来因为电视太精彩了,就恳求他的妈妈:“再让我看多一会嘛!”这个妈妈经受不住小孩的恳求就退让:“好吧,你再看一会。”孩子下一次就会知道怎么应对大人的原则,结果便是——管不动小孩了。
教养方式:我们既要尊重小孩,懂得倾听小孩的意见,还要坚定教养原则。说好的原则不能轻易更改,否则对小孩就没有原则了。最终,父母便在教养的“漩涡里”越陷越深。
7-8岁的小孩,父母应该怎么做?
为什么七到八岁的小孩叫不动呢?缺乏动机,很多常见的原因有:“我没好处”;“我还有更好玩或高动机的事情”;“我不知道那个事情到底有什么用”……
举一个例子,有一位七岁的小男孩放学了好长一段时间,只是坐在书桌前发呆或者玩玩具,要不就是吃零食。他的爸爸对他说“赶紧写作业。”他嘴巴里说“好”,但就是没有行动。
很多时候,学习对一个小孩来说,只是老师和家长要求他们这样做,我们丝毫看不到小孩的兴趣,小孩不想做就会拖拉,拖拉了就会成绩差。那么我们该怎么办呢?
教养方式有三点:
1、目标要合理
有“三不要”:时间不要太长、不要太多、不要太难。
为什么时间不要太长?因为时间长了,小孩会感觉无聊;为什么不要太多?太多了之后,小孩感觉吃不消,也没有时间做其他更有趣的事情了;为什么不要太难呢?因为太难了,小孩不懂得做,不懂得做的结果就是“习得性无助”。
所以对年幼的小孩来说,作业每天一个小时内比较合适,另外不要强迫他们超前学习。其他的事情,也是同样的道理。
2、这个事情为什么重要?
小孩为什么要吃饭呢?那是为了长身体;小孩为什么要穿衣服呢?那是为了保暖;那么小孩为什么需要学习呢?这个问题,不同的父母有不同的答案。下面我说一个故事。
据说有一幅蒙娜丽莎的复印本,有人故意PS降低了这幅画的像素,搞得很模糊。如果不是认真看,几乎看不清什么图案。接着,这个人把这幅画拿去给那些非洲当地的没有任何学习经历的人看。那些在农田里勤劳了一辈子的农民说:“哦,里面画的是一堆牛粪”。然后,这个人又把这幅画拿到了欧洲的一些高等学府,这些知识渊博的学生都说:“哦,这是一幅蒙娜丽莎的画像。”
所以说,学习就是生活基础。
3、要及时鼓励小孩的进步
英国德蒙福特大学曾经有一项实验。研究者让一些家庭,每天对孩子表现良好的5件事,进行立即且具体的称赞。经过了一段时间之后,那些每天因为表现不错而受到赞扬的孩子,较少出现偏差行为和过动症状,心神也较专注稳定。相比之下,那些没有被赞扬的小孩却没有这样的进步。
研究者韦斯伍德说:“一天5次的具体称赞,可以在短短的4个星期内,提高小孩的做事动机和积极性。”所以,及时鼓励小孩的进步,会给小孩带来信心,从而产生强烈的做事动力。
如果你家小孩也老是“叫不动”,那么赶紧把上面的教养小技巧学起来吧,不同的年龄有不同的应对措施。就像走对了路,就找到了方向;用对了方法,就没有教养烦恼!
(完)
【幼儿说】:作者是黄杏贞,幼儿心理科普作家、心理咨询师、二孩妈妈,已出版书籍《心理咨询师妈妈的科学育儿法》(获国家部级优秀出版物奖)。专注早期教育与成长,只分享科学、有价值的知识。
您可能喜欢的内容(点击查看):
1、防疫在家,科普育儿:为什么父母要与孩子玩,而不是看孩子玩?
↓↓↓↓
点击左下角“原文链接”,帮你了解更多有关【幼儿说】。
发送给作者
最多40字,当前共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