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孩子们最害怕遇到这7种事,好爸妈要知道


春节,孩子们最害怕遇到这7种事,好爸妈要知道

2017-01-26 幼儿说 幼儿说 幼儿说

【幼儿说】原创,转载请标出处


春节,是跟亲戚朋友团聚的季节,孩子们可能会受到7种潜在的情感伤害,父母们应该重视,不要让孩子承受这样的意外导致心灵创伤。


伤害行为Top1:



故事:


楠楠当了哥哥,弟弟2个月,全家人回老家过年。亲戚们都来探望,有个表奶奶抱着楠楠的弟弟,一边说弟弟长得帅气,一边跟楠楠说:“你看弟弟长得比你帅,怪不得妈妈不要你了。”


刚才还一脸愉快的楠楠不高兴了:“你骗人。”


“没骗你,你没见到妈妈晚上睡觉都是跟弟弟睡没跟你睡吗?”表奶奶煞有其事地跟楠楠强调。


楠楠“哇”一声哭了,因为表奶奶说的是事实,妈妈晚上的确没跟自己睡,难道妈妈真的是不要自己,所以才跟弟弟睡而没跟自己睡?


幼儿说:二胎开放后,很多家庭都生了二宝,协调两个孩子之间的情感、排解大宝的心理疙瘩尤其重要。当二宝出生后,大宝最关注的是爸妈对自己和弟弟妹妹的态度,他们能敏感地捕捉到爸妈对自己的爱还是对弟妹的爱多一些,爸妈是否公平,爸妈是否总是围着弟妹转而忽视自己等。如果旁人添油加醋,会给他们的敏感神经加上一道符咒,他们即使嘴上不相信旁人的调侃,但其实他们的内心已经受到了伤害——别人都已经那样说了,事实应该就是那样的。结果会引起大宝对二宝的嫉妒和抗拒,最终不利于两个孩子的友好相处。



伤害行为Top2:



故事:


春节里,几个朋友来拜年,在喝茶聊天时,有位“热心”的叔叔问丁丁:“爸爸还是妈妈对你最好?你最爱爸爸还是妈妈?”丁丁一时答不出来,尴尬得脸蛋红红的。


叔叔笑着说:“你好笨哦,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懂?”


丁丁不好意思想逃跑,但被叔叔紧紧抱着:“不回答不准走。”


晚饭后洗澡时,丁丁对妈妈说:“妈妈,你对我比爸爸对我好,我更爱你,不怎么爱爸爸……”一旁的爸爸皱起了眉头。


幼儿说:家庭中没有哪个大人不爱孩子,但不同的大人由于不同的性格或教育风格,会给孩子带来不同的感受。朋友这种“热心”,对孩子和家人来说是一种伤害。会让孩子片面地得出谁好谁不好、自己更爱谁的答案,后果可能会导致家庭中“小团体”的诞生,孩子跟自以为“更爱自己”的大人更亲近,而抗拒或减少跟平时待自己严厉的大人亲近。这样的结论可能会一直伴随孩子的成长,以至于孩子日后会给相关的大人贴上标签,最终不利于亲子关系的友好发展。因为在旁人“点醒”之前,孩子没有谁好谁不好的概念,他们对父母一视同仁,父母某一方的教育即使再严厉,也不会让孩子有“TA没那么爱我”的质疑。


伤害行为Top3:



故事:


颜颜跟妈妈到亲戚家拜年,亲戚家也有个跟颜颜差不多同龄的小姐姐婕婕。


婕婕的奶奶问:“颜颜期末考试多少分?我们家婕婕语文数学英语都是100分。”


颜颜脸红了,支支吾吾说不记得了,颜颜的妈妈也感觉这样的话题让人不舒服,因为颜颜的考试成绩很差,但颜颜学习很认真。


陷入这样的境地,她替孩子感到难过。


幼儿说:这样的话题,似乎跟过年时问成人“你有钱吗”同样尴尬。很多人都知道“你有钱吗”属于敏感问题,一般都会忌讳,但“期末考试多少分?拿了多少小红花?”这样的问题,因为被问话方是孩子,很多成人不以为然,没把孩子的自尊当回事。学习成绩好的孩子,会乐意让人询问,但如果学习成绩不好的孩子呢?没有哪个孩子喜欢成绩差,他们本身已经因为成绩不理想而受到挫折,如果过年时被人这样问就好比揭丑还难受,会打击孩子的自尊,产生自卑感。



伤害行为Top4:



故事:


年夜饭时,西西好奇地看着大人一杯杯地喝酒,西西忍不住问:“这是什么?”


饭桌上的堂叔逗西西说那是果汁。西西两眼放光,嚷嚷着要喝果汁。


堂叔继续逗西西:“叫我爸爸,我才让你喝果汁。”


西西犹豫地看了一眼自己的爸爸,但由于嘴馋,终究还是朝堂叔叫了声“爸爸”,然后用期待的目光看着堂叔。饭桌上响起哈哈的大笑。


“你还不能喝果汁,你如果敢吃两口辣椒酱,我就让你喝。”果汁的诱惑太大了,西西皱着眉头吃起辣椒酱,结果被呛得咳嗽掉眼泪。饭桌上再次响起哈哈大笑声。


最后堂叔笑着说:“这是酒,不是果汁,小朋友不能喝。”西西露出失望的表情。


在收饭桌时,奶奶发现西西躲在桌底下舔酒杯。


幼儿说:这种逗弄,看似气氛很好,但实际上是大人把孩子当猴耍,把大人的快乐建立在孩子的痛苦上。孩子会因为被捉弄而感到尴尬,他们的自尊也会受到伤害。某些无聊成人对孩子的逗酒行为也非常危险,把酒说成果汁,会勾引起孩子想要喝的欲望,有些孩子甚至会私底下避开成人偷喝,可能会给年幼的孩子造成永久性的伤害,比如酒精对孩子大脑的伤害。更可恶的是某些成人直接逗孩子喝酒,说喝完给大红包。所以好爸妈千万别容忍旁人对孩子的逗酒行为。


伤害行为Top5:



故事:


丹丹到游乐场玩时,游乐场赠送了一只小玩具。回到家时,刚好亲戚带小孩来拜年。


小女孩盯着丹丹的玩具很想玩,爷爷说让丹丹把玩具给妹妹玩,丹丹抱着玩具说玩具是她的,不给别人玩。


这时小女孩干脆走到丹丹面前抢,爷爷觉得丹丹没礼貌,也要把丹丹手里的玩具抢过来,惹得丹丹哇哇大哭,这时小女孩可能被吓到了,也大哭。


爷爷很尴尬,一把抢过丹丹的玩具,然后递给了小女孩,还不忘记数落:“丹丹小气鬼,没礼貌,以后没人跟你玩。”


幼儿说:强迫孩子分享是一种耍流氓行为,好比强迫一个成人分享他兜里的钱一样恶劣。孩子很小时就已经有“物权”观念,他们会经常说“这是我的”,如果有人跟他争抢,他们会非常抓狂。如果父母强迫他们分享,他们甚至会质疑父母对自己的爱——“妈妈肯定不爱我,所以才把我心爱的东西给别人”,给孩子造成的情绪是糟糕的。正确的做法应该是鼓励分享,但不强迫。


伤害行为Top6:



故事:


春节临近,一天早上,旦旦被爸妈的吵闹声吵醒。


妈妈:我妈身体不好,做饭也不方便,今年应该回我妈家过年。


爸爸:我们好几年没回我爸妈家,今年应该回我爸妈家……


激烈的争吵让旦旦感到害怕,他似乎觉得爸妈突然变得非常陌生。


幼儿说:回谁家过年,是不少夫妻年前过年争吵的原因。到底回谁家过年,每个家庭都有不同的判断标准,但尽量避免在孩子面前以吵闹甚至打架的形式决定。两个庞然大物在孩子面前恶言相向、大打出手,会让孩子感到恐惧和无助。父母经常打架,也会给孩子造成不良的榜样,孩子可能会模仿变得暴力。某些孩子甚至会自责,他们以为爸妈的争吵打架是因为自己犯了错误。在大过年的还给孩子制造这种恐惧,着实不是好父母的行为啊。


伤害行为Top7:



故事:


新年里,爸爸的朋友来拜年,捣蛋的皮皮把小纸片洒了一地,某些小纸片还掉到了客人的茶杯里。面对还在继续撒纸片的皮皮,爸爸很生气,呵斥皮皮停下来。皮皮似乎没听见,还在自娱自乐。


看到客人尴尬的表情,爸爸操起鸡毛掸子打在皮皮的脚上。皮皮愣了一会,随即“哇”一声大哭起来。即使到晚饭时,皮皮还是不开心,一声不吭。


幼儿说:有句话叫“家丑不可外扬”,父母对孩子的教训和批评,也不应该在外人面前,会让孩子丢尊严。无论谁,即使是一个孩子,也会有希望在外人面前保存美好形象的心理需求。如果父母不知大体,鲁莽在他人面前教训孩子,会让孩子很受伤。一些孩子可能会因此更加叛逆,甚至公然对抗父母,因为他们的自尊已经被爸妈踩在脚底,他们就会想办法给自己争取回一些脸面,比如他们会跟父母争执,某些孩子甚至会通过还手打父母来彰显自己的强大。


所以,春节期间这7种对孩子的潜在伤害,赶紧向你的家人和亲戚朋友们传达你的心声吧,不要在这个欢乐的节日里,徒增孩子的心理困扰!


本文关键字:春节过年、心理伤害、人际交往、亲子育儿、家庭教育


幼儿说:每个孩子都有独特个性,适用于他人的不一定适用于你,但一定能让你在育儿路上更从容淡定!



您可能喜欢的内容(点击标题查看):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