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扫墓,跟孩子聊点什么


很多人忌讳跟孩子谈“死亡”,就像谈多了,自己会沾上晦气似的。

鲁迅先生对人们这种心态的描述很精辟:

话说有一户人家生了个大白胖小子,很多人前往祝贺。有人说,“这孩子以后会赚很多钱”,主人笑容满面送糖果;有人说,“这孩子以后会当官”,主人很满意,给客人送茶递水;最后有个人说,“这孩子以后会死”,主人气愤之极,把那个客人暴打了一顿。

“人都是会死的”,这是一句真理啊,可就是很多人忌讳,老人们平时也不让孩子和年轻人谈论这样的话题。可我是不信邪的,偏偏就犯了“老祖宗禁忌”——跟孩子大谈“死亡”。

前几天,我家儿子听同学说,“清明了,要到山里去看外公”。孩子回家后问我:“妈妈,为什么南南他们家要把外公放山里,不放家里?”

家里的老人立即说:“我小时候如果说这些,会被所有人批评的……”言外之意是,我们最好忌讳一点,不要谈论“死亡”。

很明显,我家孩子还没懂“死”的意义,他不知道人死了,就不能跟活人一起生活的。

我想起了幼儿认知的《死亡认知清单》,大家也可以对照一下下面的清单,你便能更好地理解——不同年龄孩子对死亡的认识:

 

 

* 婴儿阶段(0-2岁)

宝宝可能会哭着找爷爷(死去的亲人),他/她只知道每天陪他的亲人不见了,很焦虑地哭闹。

* 学龄前阶段(2-4岁)

孩子可能会问:“姥姥(死去的亲人)盖上被子,怎么吃东西啊?”

这年龄的孩子以为,人死了还需要呼吸和吃饭。

* 幼儿阶段(4-7岁)

孩子可能会说:“汤姆猫每次被打死了,都会重新活过来,我知道大爷(死去的亲人)也会回来。”

这年龄的孩子以为,人死了精神还在的,还会像以前一样的。

* 儿童中期(7-10岁)

孩子可能会问:“如果我病得厉害,会死吗?”

这年龄的孩子,才算开始真正理解了“死亡”,对死亡有较多的恐惧。

* 前青少年期(10-12岁)

孩子可能会说:“我不知道失去爸爸会是怎样的滋味。”

这年龄的孩子,对死亡有了更多的理解,也开始思考与人生有关的东西。

大家了解了这些,在清明扫墓时,遇到孩子相关的行为和问题,便能更好地理解孩子。

我的思考被孩子的问题打断,他没理会老人的话,又问了一次:“为什么南南他们家要把外公放山里,不放家里?”

“这其实取决于不同的风俗。”我继续跟儿子说。

 

 

土耳其有一个叫‘加泰土丘’的地方,会把死去的亲人埋家里。当亲人死了之后,那里的人们会把亲人用席子卷起来,埋在地板下。如果哪天要搬家了,会把骨头挖出来一起带走,以表达对死去亲人的不舍和怀念。”

看到儿子饶有兴致,我继续说,“他们之所以把死去的亲人埋地板下,这是因为当地的人认为,这是他们对死去亲人最好的怀念方式。可是,很多地方都不是这样做的!”

接着我陪孩子一起到网上找资料,存放死去亲人的方式可谓五花八门:

* 海葬:一些海边的国家,会把死去的亲人裹起来,用石头沉进海里。

* 天葬:一些高山的国家,会把死去的亲人放野外,让野兽吃掉。

* 防腐保存:用植物汁液或盐水,浸泡涂抹死去的亲人,永久保存。

* 悬挂山崖:用木头棺材把死去的亲人,悬挂在一般人到达不了的山崖上。

* 把亲人“戴”身上:西方一些家庭,会把死去的亲人骨灰加工成饰物佩戴,表示“亲人还陪伴在身边”。

……

儿子听得很惊奇,说到最后,儿子突然问:“妈妈,我以后死了,你能把我发射到太空吗?”

我哈哈大笑起来,“嗯,说不定那时候会流行太空葬!”

家里的老人看到我们不仅忙得不亦乐乎,还嘻嘻哈哈地谈论,只得无奈地又在一旁说:“我小时候如果说这些,会被所有人批评的……”我在想,时代不同了,孩子们需要客观地认识这个世界。

 

 

第二天早上,儿子告诉我,他前一天晚上做了一个有趣的梦。梦里,他见到了一个很久也没见面的小哥哥(一年前生病去世了)。小哥哥在梦里说,他住在树洞里,能变成各种小动物。两人玩着玩着,就变成了两只小鸟,在绿色的森林里飞翔。临分别时,小哥哥变成的那只小鸟告诉他:“我很后悔没多吃零食……

我笑了,我突然想起了一句话——当一个孩子对“死亡”有较好的理解,他就会更热爱他所拥有的生活!

这,也是今天我写这篇文章的目的。

 

(完)


【幼儿说】:作者是黄杏贞,幼儿心理科普作家、心理咨询师、二孩妈妈,已出版书籍《心理咨询师妈妈的科学育儿法》(获国家部级优秀出版物奖)。专注早期教育与成长,只分享科学、有价值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