踩了“主场优势效应”地雷,孩子跟小朋友交往只会越来越自卑
【幼儿说】原创,转载请标出处
父母们知道吗?日常生活中,警惕这只悄悄偷走孩子自信的“小恶魔”。
故事1:
亲戚家的孩子,6岁的小男孩大 B,因为被邻居一位差不多年龄的孩子欺负,被对方从高台阶上推落,擦伤了脸。生气的妈妈领着大B到对方家里告状,对方孩子的爷爷奶奶和爸爸妈妈叔叔都在客厅。邻居孩子百般抵赖,理直气壮地说他从没有推过任何小孩,还质疑她“哪只眼睛”看见他推人了……气得这位妈妈恨恨地领着大B离开了。
后来邻居妈妈带着孩子出外买菜,大B妈妈和大B把他们堵半路质问小男孩,这才低头承认是他推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反差?
故事2:
在一次幼儿园亲子郊游中,有一位粉红丝纱裙的小女孩忘记带零食,她不好意思地接受了别的小朋友递过来的零食。同时在场的,还有一位穿蓝色连衣裙的小女孩,带了很多零食,她全场分享零食,不仅分享给了其他小朋友,还分享给了老师。
在接下来的讲故事环节中,粉红裙小女孩显得有些内敛,而蓝色裙的小女孩表现得很活泼。
故事3:
上周带儿子到公园玩,远远地看见前面有个秋千。儿子高兴地跑过去,刚到秋千旁边,不知从哪里冲出来一个小孩,衣服脏兮兮,恶狠狠地跟我们说:“秋千是我的,你们不准玩。“儿子迟疑了一下,转身就跑到了旁边的一个滑梯上,一边说”我是这个滑梯的主人“,一边学着幼儿园老师的样子让其他小朋友排队轮着溜滑梯,一副相当有成就感的样子。
幼儿说今天想说啥呢?别急,先跟大家分享个幼儿夏令营实验:
话说这个夏令营的孩子来自两所小学,分别是A小学和B小学,各10个孩子。研究人员让A小学的孩子提前1小时到达并布置好场地,B小学的孩子1小时后才到达。当全部孩子到达后,实验人员让A,B校的孩子们共同抢答一些简单的日常小问题。
结果显示,A组孩子抢答的问题比B组的多2~3倍。实验人员还在后续细节观察中,发现A组孩子表现得像个场地的主人,而B组的孩子普遍像一个个小客人。后来实验人员历经多次类似实验更换不同的学校孩子都是差不多的结果。
这便是心理学上的“主场优势效应”。主场优势效应,就好比某些大人坐别人的车感觉不自在,开自己的车载别人却很坦然;或者聚餐吃饭别人买单会感觉不自在,自己买单便很自在,这便是主场感。心理学家们发现这个“主场优势效应”在运动场上很普遍,即运动队在主场比赛时取胜的几率要高于在客场比赛的取胜率。
后来学者们发现,其实这个“主场优势效应”遍布我们日常生活,今天幼儿说从儿童心理的角度,给爸妈们提点醒,因为主场优势效应能影响孩子们的自信。
记得我7岁的时候,学校组织到临县旅游,小朋友旅游的最大特色就是“吃”。当时一群小朋友唱着歌儿浩浩荡荡路过一家炸薯条的小摊,薯条五毛钱1袋,当第一个“小吃货”被薯条的香味吸引后,后面一大群“小吃货”跟上了,我便是其中的一个。在排队时,我突然发现同桌孤零零地站在一旁。我便买了两袋,给她手里塞了一袋。她露出惊喜的眼神,更多的是尴尬,不过她最终也没拒绝,还给我说了“谢谢”,然后便是闷声吃薯条,很久也不说一句话。
现在想来,她当时是丢了“主场感”了。
父母该如何利用“主场优势效应”增加孩子在跟人交往中的自信呢?有3点:
1、在自己的地盘活动
相比起到其他小朋友家里,如果孩子把其他小朋友邀请到家里玩耍或做客,孩子会更放松。虽然有些孩子喜欢到别人家里玩,但难免会拘束。掌握主场优势效应的孩子,更容易掌握待人接物的技巧。有证据表明,孩子每一次用自己的玩具“招待”小客人后,自信会有所提升。
2、其他地盘要先到
如果孩子与邻居、同学或其他小朋友一起组织郊游或游玩等团体活动,先到能获得“主场优势效应”。最明显的就是野营或夏令营,如果孩子能提前参与到场地的布置和安排,给孩子带来的自信会更多。“主场优势效应”,将大大提升孩子的活动参与度,还能提高孩子的组织能力与责任心。
3、鼓励孩子当“小主人”
当孩子跟其他小朋友一起出外郊游或游玩时,爸妈最好能鼓励孩子准备小点心或小零食,比如分量准备到能分享给其他孩子。因为在这样的活动中,“吃人嘴软”将充分表现,消磨自信还是促进自信是“润物细无声”进行的。别以为这是小事,因为次数多了,孩子的自信会慢慢被磨掉,不仅失去“主场优势”,还会担忧他人的看法。相反,那些经常在同伴活动中准备小点心的孩子普遍更积极和自信。
20世纪初,有一位母亲,会因为亲戚拎菜肉拜访羞红了脸,便设法无论如何也要弄点东西款待,在客人吃饭时温酒做面尽地主之谊;穷得叮当响,亲戚但凡有喜丧事也总要送上两吊小钱。儿子长大后同样清贫,但老友相逢时,即使卖掉大褂也要盛情款待。这位母亲是老舍的妈妈,这个儿子便是老舍。他们把“主场优势效应”发挥得淋漓尽致。儿子舒乙忆老舍时曾说,老舍为人特别谦虚,对自己的才能很自信,这大概受益于老母亲从小的教养。
英国文学家培尔辛说,“除了人格以外,人生最大的损失,莫过于失掉自信心了”,“主场优势效应”,父母如果不重视,将是孩子人生莫大的损失。
本文关键字:主场优势效应、自信与自卑、儿童心理、幼儿教育、家庭早教
作者:小黄妈,心理咨询师、二胎妈妈、阅遍各路育儿知识、死磕正统亲子心理学、从儿子的故事书模仿来的漫画。周一~周五分享原创的“读书心得”和“育儿经验”。
您可能喜欢的内容(点击标题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