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识一位幼儿园男老师,他有一段时间把他隔壁班的一个小男孩带回家,给孩子做饭,帮孩子洗衣服。因为小男孩来自单亲家庭,孩子的爸爸连续好几天没出现,孩子一开始被安置在幼儿园的保安室,后来这位老师看孩子可怜,他也是幼儿园唯一未结婚的老师,他便把孩子带回家照顾几天。
但是第一天他为孩子准备好洗澡水,当小男孩兴高采烈地除去衣服时,孩子身上的伤疤和淤青让他惊呆。小男孩也很坦然,他说“我不听话时,爸爸用衣架打的。”最让这位年轻老师揪心的是,小男孩每晚总会做噩梦,噩梦时小男孩浑身颤抖,哭喊着“爸爸我会听话,再也不惹你生气……”有时哭着哭着会喊妈妈,说“妈妈不要丢下我,小俊俊很可怜……”
这位年轻的老师在一旁看着看着,不自觉地就泪流满面。
直至如今,常常还有父母问我,是否应该打孩子。每当这时,我总会费尽心思、引经据典地说服他们——“永远永远不要打孩子”,在这个过程中,我常常感觉我正在拯救一个个可爱而纯真的孩子,因为没有孩子应该被父母打骂。孩子们那么小,他们对这个世界充满期待和欣喜,他们真的不应该在这么年幼的年龄便体会到冷漠的滋味。
2010年,美国杜兰大学的儿童体罚研究专家Catherine Taylor经过研究发现,如果一个3岁的孩子每月被打2次以上,这个孩子在5岁时的攻击性行为会比同龄孩子高50%。另外,美国心理协会也曾经资助过一项“父母是否应该打孩子”的综合评估调查,最终得出的结论是:不能打孩子。的确如此,常被打骂的孩子会有更多的行为问题,比如他们会具有更多的攻击性,他们未来会比同龄孩子更焦虑和抑郁,还会导致智力水平的下降。
具体地,被打骂长大的孩子,会获得三大“毒”:
攻击性。
美国知名心理医师贝弗莉·恩格尔有30多年的儿童创伤领域的研究,她发现,大多数罪犯在童年都有被打骂的经历。这些孩子,他们可能来自贫穷的家庭,也可能来自富裕的家庭,但是唯一相同的是,他们的父母过于情绪失控或有错误的教育理念,用暴力的方式教育他们的孩子。这些父母虽然很爱孩子,他们的孩子也曾经很爱父母,但是打骂撕碎了一切美好。这些孩子在他们童年时,经常忍受着父母的打骂,在学校里,他们成了暴力的复制者。他们有打斗和欺负别人的行为,甚至常常会因为小矛盾而把事情变得严重,伤害了别人,耽误了自己。
人格问题。
童年常被打骂的孩子,容易成为“人格专制者”。在小朋友群体中,这些孩子会要求别人听从自己的指挥,否则他们会暴怒;在家庭里,这些人格专制者会要求妻子和孩子服从他们;在单位,这些人格专制者会要求下属不能对自己的决策有异议。这一点已被无数研究证实。因为这些孩子在小时候是暴力父母的受害者,当他们不听话时,父母通过打骂让孩子服从,所以孩子便把这种专职人格变成了自己的行为习惯——别人要对自己服从,不能有异议,否则会刺中他们的暴怒神经。
暴力轮回。
家庭的暴力行为会代代相传。这些孩子在小时候忍受了暴力父母的打骂,他们一方面痛恨父母的打骂,但他们一旦置身于父母的角色,便潜意识地表现出跟父母同样的暴力行为。这种轮回就像一种隐形的咀咒,当这些曾经是受害者的孩子成长为父母时,当类似的情景发生时,他们内心就像有一种反应机智,让他们的情绪和行为走上与自己的老父母同样的路径,暴怒生气下便做出打骂孩子的行为。
有一位妈妈曾经给我留言,感谢我“治好”了她的打骂“瘾”。
这位妈妈小时候是在父母的棍棒下成长的,长大后她跟父母的关系很疏远,所以她强烈地意识到,打骂孩子会导致亲子情感的破裂。虽然有这样的认识,但是她常常在养育孩子过程中,总会控制不住打孩子的冲动。我跟她说,人之所以会情绪先行的根本原因,是情绪战胜理智带来的结果。
她常常看我的文章,有一次她给我发了这样的故事:
有一次,当她因为儿子把玩具撒了满地、还把一杯水倒在了电视机上而暴怒时,她4岁的儿子可怜兮兮地说:“妈妈,你的‘生气虫’跑出来了,赶紧把他关起来呀,要不然你儿子又遭殃……”非常意外地,在那一刻,她的暴怒情绪突然削减了不少。这其实是大脑“自我认知”的作用。她说,她的儿子就像一个手持“警戒牌”的天使,总是在她非常暴怒时及时让她熄火。如果从大脑原理解释,就是孩子的话帮她认知了自己的情绪,所以“暴怒情绪突然削减了”。
苏霍姆林斯基说:“任何人如果不能教育自己,也就不能教育别人。”打骂,是一枚永远留下“疤”的毒针。如果你爱孩子,真的别再打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