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家庭,妈妈下班回家,进门后发现家里白色的被单、黄色的沙发……都是涂鸦!“肇事者”——她的女儿正坐在沙发吃饼干,手上除了饼干,还有各种颜色的颜料,脸上、衣服上都是颜料!
看到被单和沙发被“毁”,这位妈妈顿时气晕,质问孩子:“你为什么画得到处都是?”
“不是我,是爸爸!”
孩子的爸爸在房间里,他听到妻子不高兴的声音便走了出来。他看到女儿制造的混乱,也是满脸惊讶……
看来,这妈妈没有对孩子的“涂鸦事故”做好合适的准备和处理,还带来了一些负面后果。
涂鸦是孩子心智成长中的一种表现
一般来说,宝宝快两岁时开始有涂鸦表现,他们或许拿起妈妈的口红,抓起爸爸的钢笔,随手就涂抹,他们不会给你分哪里是沙发,哪里是纸,只要在他们触手可及的,无论是地板、沙发还是床垫,甚至是宝宝自己的小脚和脸蛋,都能成为被涂抹的对象。每个宝宝都会经历这个过程,为什么?
1、涂鸦是宝宝的一种学习和表达形式
爸妈们通过我们古老年代的甲骨文,便能发现,甲骨文和宝宝们的涂鸦很神似!甲骨文是古老人类表达思想的方式,涂鸦对小宝宝们来说也是如此,他们通过涂鸦抒发感受和想象力。宝宝们的每一团涂鸦,只要你耐心询问,背后常常有一个小小的故事。
除此之外,涂鸦也是宝宝的一种学习方式,一种幼龄时期的学习方式。因为随着涂鸦的表达,孩子通过涂鸦意识到——外界某些东西是可以由自己控制的,例如手里的笔,以及笔下的线条。
2、涂鸦,是宝宝在发展精细动作
我们知道,小宝宝在刚开始使用小手玩玩具时,动作是非常笨拙的,例如他们会用手掌抓地上的糖,而不是手指。随着宝宝慢慢长大,他们会自发地发展精细动作,其中涂鸦就是非常常见的方式之一。
你不难想象,当宝宝抓笔在墙上涂出几个小圈,点上几点,可能就变成了他们想象中的好朋友;接着再画几条曲线,就出现了一片草地;当他们在旁边涂上一团乱线,可能就变成了一只小狗狗……随着他们频繁地涂鸦,他们的精细动作也会发展得越好。
3、涂鸦,是宝宝探索的表现
涂鸦,我们可以视之为宝宝的一种探索方式,尤其是空间探索。当他们的身体随着画笔移动,可能就画出一条小河;当他们转动手腕,可能就画出了一个圆;当他们的笔在一个地上稍作停留,可能就变成了一个小草垛。
在这样的过程中,小朋友能觉察到自己的身体、肢体的动作和笔迹的关系,他们甚至还发现,通过调整身体不同的方位,还有笔的方向,就能画出不同的涂鸦。在整体线条的拼凑中,还能表达一个东西……小朋友的探索能力在发展、探索兴趣也在增长。
父母阻止孩子涂鸦的后果?
1、抑制创造力
正如幼儿说在上面提及的,孩子通过涂鸦中线条的运作,他们的笔触下就能出现一个个东西或故事,这就是孩子创造力发展的表现。如果父母总是阻止孩子涂鸦,他们小脑袋中的想象便无法表达。大脑具有功能的“裁剪”机制,那些频繁使用的能力会越来越强,不用或少用的就会减弱,最终被大脑“裁剪”掉。所以,别阻止宝宝涂鸦。
2、影响手眼协调
宝宝的涂鸦,除了发展精细动作,还在锻炼手指的力度,以及手眼协调。所以,宝宝的涂鸦,会影响未来的握笔能力,直接影响笔触的美观与否。有研究表明,宝宝在墙上涂鸦时,手腕常常是翘起来的,会给未来的书写培养良好的基础。当父母总是阻止孩子涂鸦,这样的好机会便丢失了。
孩子涂鸦期乱涂抹?一位妈妈的简单“好招”
很多妈妈常常提及涂鸦墙纸,这的确是个不错的选择,如果有些家庭不是很方便使用墙纸,那么便可以参考下面这位妈妈的做法。
当她的儿子开始在地板上涂鸦时,她就有意识地思考如何给孩子提供孩子喜欢、大人不麻烦的涂鸦方式。有一次,他们家买了一个新家具,纸箱拆出来的时候,她突发奇想——孩子可以坐在纸箱内涂鸦!
结果孩子真的很喜欢,“我坐在山洞里”,“这是我的房子”……涂抹得很欢!自此,这位妈妈就有意识地收集大箱子,专门给孩子涂鸦用。后来,孩子慢慢地度过了涂鸦期后,还别有创意地把纸箱拼成房子,甚至通过裁剪,做出一个个机器人或动物造型……真的是一举多得!
所以,纸箱的最大好处,就是把到处涂鸦的孩子放进去,孩子可以在大纸盒子里四边、底面随便画,还不用父母收拾。
警惕:孩子涂鸦期,不建议教孩子如何握笔
当孩子2岁左右进入涂鸦期,不建议家长开始教孩子如何正确握笔,这是错误的。因为宝宝这时的手部灵活度和稳定度远没成熟,限定的握笔姿势,容易让宝宝娇嫩的手骨受到一定程度的伤害,还会加大孩子未来书写的厌倦。
涂涂抹抹,对大人来说是一种情怀,而对孩子来说却是成长!孩子的成长,请用宽容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