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话你肯定跟孩子说过,但它的危害却很少人知道
【幼儿说】原创:bb-edu,转载请标出处!
幼儿说为了给各位亲们提供更多更专业的幼儿教育文章,肥妈主编已经在攻读心理学,为了亲们的“免费”福利,咱也是拼了,课堂上的精彩幼儿教育心理案例将陆续分享给各位,敬请期待!
【案例】
一位30多岁母亲穿着凉鞋,头发鬓角都花白了,左手拎着脏兮兮塑料袋装的几百块钱,右手牵着女儿推门进心理科医生诊室,瞪着浑浊的眼睛说了一声“医生好”。
小女孩不够10岁,低着头,一副内向的样子,脚上崭新温暖的运动鞋跟妈妈的凉鞋形成鲜明对比。
医生询问就医原因,母亲的第一句话让医生大吃一惊:“我女儿给我下药!”
该妈妈最近几个月经常头痛、胃痛,有时痛得睡不着,一直找不到原因。某天因为头痛一下班就躺床上,让女儿负责煮饭。睡了一会感觉想上厕所,进入厨房竟然发现女儿将“芬必得”药物拆除胶囊将粉末撒进妈妈的饭碗里,这才发现自己已经被孩子下药近几个月。
小女孩说曾经试过放感冒药、消炎药,但“芬必得”的效果最明显,每次希望妈妈生病时就会放“芬必得”。每当妈妈痛得比较严重时,便是女儿加大药量。
对于下药的理由,女儿的解释让人心酸。妈妈心情不好时,总会跟女儿说:“早知道当初就把你堕掉,现在也不至于这么辛苦”,还多次扬言“不要你了”。妈妈的话让孩子非常紧张,自己没有妈妈就成孤儿了,对于已经被爸爸抛弃的孩子来说,这是巨大的恐惧。
女儿说:“妈妈不舒服时,说话很温柔,这是平时所没有的,还会抱着自己说‘以后靠你了’,觉得自己被认可,只有这时才感觉自己不会被妈妈抛弃。”
对于女儿的解释,妈妈一脸愕然,说“不要你”之类的话只是气话,只是为了让孩子懂事,没想到会让孩子信以为真。
你跟孩子说过“我不要你”吗?
孩子哭闹不听话时,很多大人会习惯说“我不要你了”,每当大人说这句话时,一般的孩子会哭闹得更厉害,或者瞬间收敛自己的行为,那是因为孩子内心的安全感遭到了威胁,因而感觉到害怕、紧张而向父母妥协。
“我不要你”,其实对孩子很残忍
回忆孩子从“无”到“有”的点滴,你就会知道“我不要你”这句话对孩子是多么的残忍:
子宫里,当宝宝有了听力,第一次聆听到来自外界却又那么触及心灵的声音,每当听到刺耳或过大的声音时,会感觉到这个声音的及时安抚,“宝宝,别怕,妈妈在”,这时孩子如同在黑暗中见到阳光,会感觉很安心;
出生后,宝宝的眼睛在最初的几个月看不清,对于人来说,最恐惧的莫过于摸不着边的黑暗,他们离开了子宫,周围一片空旷,他们经常会通过似乎突然被惊吓来表达自己的无助,他们还会用哭声告诉妈妈:“妈妈,我害怕,请抱抱我。”躺在妈妈怀里,聆听妈妈的心跳、闻着妈妈的体味,“噢,这心跳这味道,多么熟悉”,宝宝再次找到了安全感,把妈妈当成了唯一的依靠;
肚子饿了、寒冷了、尿湿了、摔倒了、做噩梦了,当宝宝的这些需求都能被妈妈及时关注,宝宝会感觉到很安全——我不再害怕饥饿、不再害怕寒冷、不再害怕小屁屁粘着不舒服、也不再害怕摔倒和做噩梦,因为妈妈很懂我,总会在第一时间来到我身边,轻轻地抱着我:“妈妈在,不怕”,惊恐的小生命瞬间得到了安全……
从此,宝宝把妈妈当成了世上最温暖的港湾和安全支柱。
但当他们慢慢长大,有了自己的主意和小脾气,妈妈一句气话“我不要你了”,想象一下孩子的感受——保护自己的那个小襁褓没了,相反自己还被推向了陌生的境地,那里只有自己一个人,旁边可能还有威胁生命的危险。对于还未有独立生存能力的幼儿来说,是何等的恐惧?他们饿了,没人哺喂;他们摔倒受伤,没人再把自己抱起来;当生命遭遇威胁,也没人紧紧抱住他们……
越小的孩子,他们越以为妈妈的这句“不要你”是真的,所以他们会瞬间哭闹得更加厉害,或者立即跟大人妥协避免大人“不要自己”。但“不要你”的阴影已经停留在孩子的内心,凡是被恐吓过的孩子会变得粘人、没安全感。
当哪天孩子长大、自己能真正独立时,他们可能会变得冷漠,对妈妈的话和情绪无动于衷,因为自己童年的安全感被践踏、情绪也是被妈妈无视,孩子是父母最佳的模仿者,他们也会同等反馈回爸妈,亲子关系也渐行渐远。
但对于未能真正独立的孩子来说,年幼的他们只会内心充满恐惧,巨大的不安全感让他们采取行动来让妈妈留在身边,所以开头的案例,孩子给妈妈下药也是如此。
经常被说“我不要你”,孩子性格的负面影响
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对大人来说是轻描淡写,对孩子来说可能会影响一生的性格。据心理学资料表明,幼儿依恋关系遭到破坏,会影响孩子的性格和行为,比如孩子容易出现退缩,性格敏感、自卑、多疑,情绪不稳定、难以与其他人建立亲密关系等。
经常说“我不要你”的大人,其实是缺乏耐心
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经常说“我不要你”的大人是为了贪图方便,因为“我不要你”几个字能即时生效,让孩子言听计从,节省了教育的时间和节约唇舌。但一时的方便跟给孩子留下的阴影相比,无疑是亏本买卖。所以为了孩子,爸妈还是将满满的耐心留给孩子吧。
【欢迎在文后留言】
您可能喜欢的内容:
回复“有用”查看:
别舍不得,这些给孩子更有用!
回复“情商”查看:
经常说“谢谢”的孩子情商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