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来人的故事告诉你,为什么有些家庭的孩子从不怕挫折?


幼儿说 幼儿说

爸妈们真的要借鉴!


一位小男孩上完英语课回家后,戴上一个小丑面具,静静地坐在房间的地上,一声不吭。

被妈妈询问,小男孩伤心地大哭:“妈妈,今天英语老师说我只有2颗星星,其他人都有10颗,我还被其他小朋友嘲笑……”

“妈妈,我觉得我一点用也没有!我再也不想上英语课了……”

这是最近一位读者妈妈的的困惑。



我曾经跟孩子们讲过一个小鱼的故事,我也把这个故事告诉了她。

在一片池塘里,有无数的小鱼吃着微小的草藻。有3条小鱼撞到了一片大荷叶,大荷叶背后有更多不为所知的丰富草藻。


第一条小鱼。它一边游一边张着嘴巴吞食,撞到那片大荷叶,便折返了;


第二条小鱼。它一边游一边张着嘴巴吞食,也撞到那片大荷叶,它连续撞了好几次后,也折返了;


第三条小鱼。它一边游一边张着嘴巴吞食,也撞到那片大荷叶,它一直撞啊撞,越撞越觉得有趣。不知过了多久,荷叶在水里发生倾斜了,一下子飘出无数的草藻,这条快乐的小鱼享受了其他小鱼没能享受到的丰盛。


这说明的心理原理是“习得性无助”:


第一条小鱼,不需“习得”便“无助”了,抗挫能力最低;

第二条小鱼,因为“习得”所以“无助”;

第三条小鱼,即使“习得”也不会“无助”,抗挫能力最强。

为什么有些孩子一次挫折就很受伤,有些孩子经历多次挫折才受伤,但有些孩子却总是对挫折“免疫”?孩子的抗挫能力,除了跟性格有关,跟家庭养育有很大的关系。相比起性格,改变家庭养育习惯,对孩子抗挫力的改变会容易一些。所以我们在面对一个抗挫力差的孩子的时候,父母需要先审视自己的教育和家庭养育。另外,良好的家庭养育,也能影响孩子的性格,帮助孩子增强抗挫力。

在家庭养育中,有一种养育心态最值得重视:你的孩子被人“无条件”接纳还是“有条件”接纳?

▲被人“无条件”接纳的孩子,抗挫能力好?


为什么有些孩子遭遇挫折后会一蹶不振,伤心自卑?而有些孩子却很坦然,接受失败,该努力就努力,甚至越挫越勇?荷兰大学心理学者埃迪.布鲁梅尔曼(Eddie Brummelman)是这个问题的权威回答者。他和其他研究者曾经做过一个实验。


实验中,研究者让一群孩子思考自己被周围人接纳的情况,比如无论自己做错了什么,总会被爸妈爱吗?自己会不会因为头发上沾了橡皮泥而被其他小朋友嫌弃?是不是自己有好表现时,爸妈才对自己好?否则爸妈就会对自己不好……接着,研究者根据孩子的思考和回答,把孩子们分成“无条件接纳组”和“有条件接纳组”。3周后,研究者让老师给孩子们安排学习测试,当然成绩有好有坏。


研究结果表明:


“无条件接纳组”的孩子,即使成绩糟糕,也不会在负面情绪滞留太久,更不会因此自卑或自我封闭;相比之下,“有条件接纳组”的孩子,遭遇成绩糟糕的挫折后,情绪反应更强烈,不少孩子情绪低落,自卑心理也频频出现。

▲被人“有条件”接纳的孩子,抗挫能力差,为什么?

一位外国小男孩叫伊桑。


学习成绩差,上课也常常分神,还逃课,唯独喜欢画画。相比之下,哥哥的成绩优秀,在其他方面也很出色。打骂无效后,爸妈把小伊桑送到一所偏远的寄宿学校。在新学校里,伊桑仍旧因为上课分神、成绩差,也被新的小同学排斥、被老师罚站。伊桑自卑到极点,画画课交白纸,每次吃饭总避开他人,脸上再也没有一点孩子应有的笑容……伊桑知道,因为成绩差和上课分神,没有人爱自己,包括自己的爸妈,他觉得自己被全世界抛弃了,他也变成了旁人眼里的一个“小怪娃”。


为什么会这样?


“有条件”接纳孩子,在这些大人的观念中,他们有“好孩子”和“坏孩子”的标准。他们好孩子的标准,或许就是“学习好、乖孩子、不打架”,而他们的坏孩子标准,或许就有“成绩差、上课不认真、逃课”,他们用这些标准粗鲁地往孩子身上套。


阿德勒说,“你并不是为了满足他人的期待而活着,别人也不是为了满足你的期待而活着。”这个道理,大部分家庭不懂,他们总以为,孩子实现了父母的期待,就是实现了自我。父母们尤其需要警惕的是,“有条件”接纳孩子的做法,常常会对孩子缺乏同理心,也最终妨碍父母们找出孩子不良行为背后的真正根源。这种做法,会让父母把他们身边的“差孩子”越推越远。

▲被“无条件”接纳的孩子,挫折后更容易爬起来,心态乐观

前面提到的伊桑小朋友,后来被新来的尼克老师关注,他全身心地接纳这个自卑的“小怪娃”,并发现他患有读写障碍。因为老师的理解、鼓励和无条件的爱,伊桑也慢慢获得了自信,还获得了全校绘画比赛第一名。

当父母“无条件”接纳孩子,对孩子有爱,总对犯错或偶尔表现不佳的孩子加以鼓励和支持,陪伴孩子解决问题,慢慢成长,孩子也不会因为挫折而过于消沉和自卑;孩子也因为有父母的鼓励,可能会把犯错和挫折当作成长必经的“小荷叶”,继而他们便会加倍努力,寻求进步。


父母“无条件”接纳孩子,孩子也因为父母无条件的爱,情绪和心态常常处于乐观的状态。这种心态,能帮助孩子因为“小”进步而快乐,因为“大”进步而幸福,这便是一个孩子最理想的积极心理了。


一位小男孩,在他的那张只有5分的试卷上,用红色的颜料笔画上了一颗星星,那是他奖励自己的星星,然后小心翼翼地贴在床头的墙上。


小男孩认真地对妈妈说:“妈妈,我今天还是没得到老师的表扬,但我还是很高兴,因为我比上次进步了5分,爸爸说每一次进步一点点就应该高兴!”


这位小男孩,后来成为我的老师。他在课堂上跟我们分享时,所有人都被感动了。


这种孩子具有自我安抚能力,就像一位学步的小宝宝,摔倒后爬起来,用粘着沙子的小手轻拍胸脯,自我安慰“棒棒”……

无论谁,都有可能摔倒,孩子和孩子之所以不同,是有些孩子能在摔倒后高兴地爬起来。你该帮孩子拥有这种快乐能力!

(完)



【幼儿说】:作者是小黄妈,一枚心理咨询师、一名二胎妈妈,专注早期教育与成长,只分享科学、有价值的知识。



您可能喜欢的内容(点击查看):


↓↓↓↓

点击左下角“原文链接”,帮你了解更多有关【幼儿说】。

文章已于修改
    阅读原文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