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凡有“请勿模仿”字眼动画片,建议父母和孩子远离?


幼儿说 幼儿说

有关孩子看动画片的一些科学提醒。


一位妈妈给我留言,跟我说了这样的场景:


她2岁多的女儿在看动画片,她忙着在一旁泡茶,本想美美地喝上一杯,刚坐下,就被女儿一手扫过来打中了眼睛,“哎呦”一声痛得眼泪都飙出来了。一看动画片里,两只小兔子正拿着棍子在相互敲打,旁边写着几个字“请勿模仿”。听到妈妈“哎呦”一声,小女孩也吓了一跳,紧张地看着妈妈,似乎并不明白自己为啥打了妈妈。



没多久,一位朋友也给我发了差不多的问题。


他是一位爸爸,有一天带4岁的儿子在餐厅吃饭,餐厅的电视上,动画片里有年龄相仿两个小孩在你戳戳我、我打打你地玩闹,其中一位小男孩猛地跳起来,朝对方头上用力一掌拍下去。朋友4岁的儿子“哈哈”笑了起来,趁大人没注意,他儿子也学着电视里打人的孩子那样,猛地跳起来用力往身旁一位1岁多宝宝的头上拍了下去,可怜小宝宝立即发出雷鸣般的哭声。这位爸爸后来越想越气,觉得动画片有这样的暴力场景不适合,后来想办法找了那部动画片的那一集,发现那段打架的场景上写着大大的四个字“请勿模仿”。


▲我们先分析一下动画片里标上“请勿模仿”字眼背后的心理动机


“请勿模仿”这4个字,其实透露了三层心理


1、“这里有暴力或不适合孩子的内容”


动画商写上这4个字,其实跟“此地无银三百两”毫无差别,意思是说这里有暴力和不适合孩子的动作和内容,所以孩子们别模仿,父母也不要让孩子模仿。


2、“出事了不是我的责任”


写上这几个字,有逃避责任之嫌,“你看,我都已经写了,叫你不要模仿的,你自己偏偏要模仿,出了事情就不是我的责任了!”如果是那些以“儿童本位”,真切考虑到儿童成长中不良影响的动画片,是不会出现这些有害儿童的元素的。


3、“为了让孩子爱看,夸张的暴力冲突能吸引眼球”


那么既然知道了内容不妥、对孩子不好为什么还要出现在动画片呢?利益驱动。我们常见的很多默默无闻的动画片,深得父母喜欢,但孩子们却不喜欢;那些被孩子们喜欢的,大部分都含有夸张的暴力冲突,因为足够夸张和惊险,才吸引孩子们看下去。所以为了“爆款”,他们就不理会孩子会不会模仿。



“请勿模仿”四个字眼,对孩子真有用吗?


真没用。


1、年幼孩子看不懂、或没留意、或记不住


看不懂。学龄前的孩子认字不多,他们看不懂;


没留意。注意力和目光都被惊险画面吸引去了,哪里会留意旁边有没有字?


记不住。即使孩子看懂了,也不会不模仿,爸妈每天的教导和道理都记不住呢,更何况是那些刻在电视里的文字?


2、暴力场景直接作用孩子大脑,促使孩子冲动模仿


幼儿说经常说,相比起文字,场景和图画更容易被孩子的大脑接收,背后是孩子的具体形象思维在起作用。这一点幼儿说已经说了不少了。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幼儿期孩子大脑的镜像神经元比其他年龄孩子更发达。什么是镜像神经元?即孩子在做某种行为或观察到其他人在做相似的行为时发放冲动的神经元。


美国著名神经科学家维莱亚努尔·拉马钱德兰(Vilayanur S. Ramachandran)说,镜像神经元在儿童的模仿行为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当孩子看到暴力和刺激的动画片场景,这些场景迅速作用于孩子的镜像神经元,让他们在兴奋中做出了暴力的动作或产生跃跃欲试的冲动。


网络暴力研究专家克莉丝堤.古德温(Kristy Goodwin)也认为,正因为年幼孩子的镜像神经元发达,所以他们比其他年龄孩子更容易模仿到他们眼里看到的暴力动作和场景。直接反映在孩子们的日常生活中,就是父母可能会突然发现自己孩子变得爱打人、爱挑衅,跟原来的乖乖小孩简直判若两人。


所以,如果孩子经常从电视里看到有暴力行为的动画片,那么这个孩子也会大概率地爱用暴力对待身边的事物。


▲面对模仿暴力动画片的孩子,父母应该如何做?


1、明确告诉孩子“电视里的暴力打人是虚假的”,并且加以解释


当父母告诉孩子,“动画片里的暴力故事是虚假的”,有些孩子可能会理解不重分。如果想让效果更好,父母最好“形象化”加以解释



比如可以这样说,电视里动画片的角色和场景,是那些制作动画片的叔叔阿姨做出来的,不是真实发生的事情。就像你平时拿着手偶动物玩具扮演过家家故事那样,那些故事不是真实存在的事情。你看,戴在左手上的小猪和右手上的小灰熊,他们相互戳了一下,不仅小猪和小灰熊是假的,它们只是两个毛绒手偶玩具,互戳也不是它们的行为,是我的手指互戳导致的。所以你看动画片,其实跟你玩过家家游戏是差不多的。


2、发现“请勿模仿”字眼的动画片,建议父母和孩子远离


孩子们看动画片时,父母除了平时留意陪伴、经常指导,还需要留意那些动画片里有明确的“请勿模仿”字眼的动画片。有关这一点,幼儿说已经在前面有具体的说明,正因为有暴力或不适合孩子的内容,所以才标这样的字眼,再加上这四个字对孩子几乎没有阻止作用,建议父母凡是看到动画片里“请勿模仿”字眼的动画片,一般是要筛选掉的。



即使当孩子到了有正确的判断力的年龄,看多了也难免会冲动模仿,并且太暴力的场景也会带来恐惧情绪,请父母们谨慎对待。


3、平时注意孩子友好的行为表达教育


在孩子们的日常行为表达方面,父母们要引导孩子跟他人相处时,采用“多用嘴,少动手”的原则,尽量用语言表达想法;遇到需要动作表达的,也不要暴力或不适合的动作冒犯他人。



比如跟他人打招呼时,孩子可以晃晃手,微笑着跟人说“你好”,而不是模仿动画片里扑上去就把对方扑倒在地或把对方勒得气绝;


比如玩具被人抢走时,孩子可以严肃告诉对方“我不喜欢你抢我的玩具,请你还给我”,或者是“你抢走了我的玩具,也不归还,我要找妈妈帮忙了”,而不是模仿动画片里伸手就给对方一拳;


又比如孩子想跟人玩耍时,鼓励孩子可以用询问的语气问:“我们可以一起玩滑板车吗?”而不是模仿动画片里在地上挖个坑,让别人摔倒……


孩子是一面镜子,照出了丑陋,也给自己留下了丑陋的痕迹。不良动画片,请父母们远离!

(完)



【幼儿说】:作者是小黄妈,一枚心理咨询师、一名二胎妈妈,专注早期教育与成长,只分享科学、有价值的知识。



您可能喜欢的内容(点击查看):


↓↓↓↓

点击左下角“原文链接”,帮你了解更多有关【幼儿说】。

    阅读原文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