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爸妈带娃看医生,都做过的一件蠢事!你还在做吗?


大多数爸妈带娃看医生,都做过的一件蠢事!你还在做吗?

黄杏贞 幼儿说

有一位朋友曾经跟我说过一件“蠢”事。


有一次,她家当时1岁多的宝宝持续发烧了好几天,急匆匆地带着宝宝赶到医院看医生。在跟医生详细讲述了病情,医生也非常仔细地检查了宝宝的口腔和身体,便开始在电脑里开药。这位妈妈觉得如果想让宝宝快点好,似乎自己要做点什么,便张嘴跟医生说:“医生,我看到宝宝的喉咙发红,是不是要开点消炎药?我的宝宝有些咳嗽,是不是还要开一些止咳水?还有啊,我的宝宝脖子的皮肤发红,是不是要开点痱子水……”


这时医生抬头说:“到底你是医生,还是我是医生?”


这位妈妈才面红耳赤地惊觉自己冒犯了医生。


带孩子看医生时“自我点菜”,是大多数爸妈们都做过的一件蠢事。



▲父母带孩子看医生时“自我点菜”,为什么不好?


曾经记得美国儿科杂志有过一期文刊,说了一个有趣的结论——跟医生友好地交谈,能“保护”好家长的钱包。当然,幼儿说并无任何调侃医生的想法,我想说的是这个结论背后的心理,兴许医生们也不一定知道,那就是“获得尊重的需求”。当人感觉到自己的专业和权威被冒犯时,便容易愤怒。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说,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有地位、有威信,受到别人的尊重、信赖和高度评价。只不过是有些人被冒犯时,修养好一点,脾气好一些罢了。


除此之外,不专业的父母们在医生面前“自我点菜”,也会给医生带来困扰,他们不知道该尊重家长的意见,还是粗暴地打断。有时还会带来“乱弹琴”的后果,因为可能会导致开了一些孩子实际上是用不到的药物,或做了一些无关痛痒的检查。


带孩子看医生,爸妈常常是一本“活教材”


建议做到4点:


1、尊重他人:把“点菜权”还给医生


尊重是一切友好沟通的前提。爸妈带孩子看医生时,在尊重医生的前提下,最好尽量详细地描述病情,但要做到尽量客观。比如包括疾病发生的原因和时间,一些有关的可能导致生病的场景,比如孩子曾经去了哪里,吃过什么;什么时候开始不舒服,什么症状和表现,已经多长时间;家长做了哪些应对和处理,吃过什么药物;目前的症状如何等等。尽量给医生提供一个完整的描述。



在掌握充分信息的基础上,医生们才方便做出一个尽量正确的诊断。


2、给孩子做一个好榜样:以笑容面对生病


每一次,小朋友生病不舒服,总会哭哭闹闹或情绪暴躁,爸妈们要理解小朋友的不舒服。除此之外,家长们在面对孩子生病时,常常忧心忡忡、心疼急躁,也非常容易有不良情绪。当一个人情绪不好时,看到什么人似乎都跟自己作对,这是人性的“弱点”,这也是导致看医生时人们常常闹矛盾的重要根源,爸妈们需要警惕。



所以在带小朋友看医生时,大人尽量做到情绪放松,以笑容面对小朋友生病,给孩子做一个好榜样。小朋友看到爸妈笑容满面,也更容易病愈呢。


3、鼓励孩子当“小主人”:孩子自己表达病情


这一点做法,适合3,4岁以上的小朋友。


从家里发前,爸妈可以跟孩子一起,列一个详细的病情描述清单,这一个小细节,能给孩子带来自信和责任感,因为孩子能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尊重。列完清单后,爸妈可以鼓励小朋友在看医生时跟医生叔叔阿姨交流,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自我表达能力,和与陌生人交往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羞涩的小朋友有机会慢慢成为大方的小朋友呢。为了不浪费医生们的时间,爸妈们可以在带娃看医生前,在家里多演练一下,还能减少孩子看医生的恐惧感。


除此之外,爸妈平时在家里,也可以跟小朋友玩玩看医生的过家家小游戏,有助于孩子们的表达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


4、别忘记感恩教育


感恩,不仅能带来轻松的就医氛围,有助于父母更好地跟医生们交流,感恩,也是一种良好的心态。积极心理学家们经常说,感恩心态能启动积极情绪的“向上螺旋”,有助于疾病的痊愈。不仅如此,懂感恩的孩子,还容易收获乐观,乐观也常常是疾病的良药。


突然想起了印度一位有趣的医生。这位医生名叫马丹·卡塔里亚,他开设了150家“欢笑诊所”,生病的人们或感觉不舒服的人们,在诊所里能进行各种各样的笑:狂笑、哈哈大笑,吃吃地抿嘴笑,窃喜,偷笑,抱着胳膊会心地笑……据说这个做法得到了无数人的认可和热捧。



记得我家儿子4岁多时,有一段时间咳嗽了很久,我带他去看医生。


当我们走进医院,儿子跟我说:妈妈,我不喜欢医生。


我问为什么。


儿子说:医生每天看生病的小朋友很多,医生们身上有各种细菌,细菌很可怕的。


我说:你看啊,医生冒着生病的危险,每天给无数小朋友看病,帮助小朋友打败病菌。并且,这些医生叔叔或阿姨们,他们家里很可能也有一位跟你一样大的小孩子,一不小心就会生病。这样的叔叔阿姨,是不是值得我们喜欢呢?


儿子认真地点头,当他走进诊室时,张嘴就跟医生说:“叔叔,我喜欢你!”


我明显地看见了医生口罩里荡漾的笑容。


多么好的一天!


所以,带孩子看医生,既是一件小事,也是一件大事!


(完)



【幼儿说】:作者是黄杏贞,心理咨询师、二胎妈妈,专注早期教育与成长,只分享科学、有价值的知识。


您可能喜欢的内容(点击查看):


↓↓↓↓

点击左下角“原文链接”,帮你了解更多有关【幼儿说】。

    阅读原文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