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孩子脸上红印,妈妈很心疼,也很气愤,她下意识地说:“打回去,一定要打回去……”才说了一半却停住了,她突然想到,当儿子真的打回去了,对方家长知道自己孩子被打后,会不会也这样跟孩子说?
这位妈妈问我:“面对孩子这样的问题,到底要怎样回答?”
有关这个问题的回答,一直争议热烈。经常也有父母困惑地说:“你说让孩子打回去吧,以暴制暴,这不是一个父母能对孩子说的话;你说不让孩子打回去吧,又怕孩子委屈……”
▶“一定要打回去”,对吗?
每一个父母,在看到或听到自己的孩子被人打或被人欺负时,总会很心疼和揪心,继而常常会下意识地让孩子打回去,这种做法,符合人性。可是,很多父母忘记了,当孩子成为欺负人的一方时,很多父母却不愿意孩子被人狠狠地揍,这同样也是符合人性。
我认识一位妈妈正是这个矛盾的集合体。有一次,几个小孩在一起玩玩具,她家的小男孩小豆被一个稍大的小男孩小胖抓了脸,妈妈趁对方家长不注意,抓起小豆的手狠狠地拍小胖的脸。小胖被吓懵了,他大概从没见过有家长这样做。过了一两周,几个小孩又在一起玩玩具。不知怎么回事,小豆推了一下小胖,小胖的妈妈当着所有人的面大喊:“揍他!把他揍死!”小豆的妈妈不高兴了,她说:“你怎么教孩子的呢?”小胖的妈妈也毫不饶人:“谁当初抓孩子的手打人来着?”结果两个妈妈吵着吵着就打架了……
据2015年布朗大学的一项研究,学者们发现,在美国芝加哥、底特律的贫民窟,儿童暴力打斗的场景就像吃饭一样常见,打伤、打死的情况时有发生。很多教育学者企图通过教育改变这些孩子粗暴的问题解决的方式,希望孩子们学会更和平的相处方式,可是收效甚微。因为大多数暴力孩子的父母,他们也是暴力的践行者。当父母总是鼓励孩子“别人打你,你就打回去”,当孩子们总是以”你打我、我也要打你“这种方式待人,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就容易陷入“打斗”的漩涡难以自拔。
另外,台湾儿福联盟有调查数据表明,那些认同“有人打我,我会打回去”,“我要教训讨厌的人”等暴力方式的孩子背后,常常受到父母的鼓励。很多当地学者担忧,“这些父母在鼓励暴力,这不是一种正确的人际相处的方式”。
▶“不要打架”,对吗?
前段时间,有位老师跟我说,她的儿子被同桌打了,结果孩子一发怒就把同桌的头发拔掉了一撮……“当我叫他以后不能打架时,孩子很委屈地哭了,他说‘妈妈,你不爱我……’”
这也是很多父母担忧的困境,当孩子被人欺负时,如果父母只跟孩子说“你别打架”,孩子可能会委屈,又可能会因此变得懦弱,更有可能助长那些熊孩子欺负人的行为。儿童行为学家Gerald R. Patterson通过研究也发现了相似的状况,比如当孩子被打或被抢玩具时,如果总是退缩或沉默,会助长对方的暴力和抢夺行为。
▶那么,父母到底要怎么办呢?
有人曾经问孔子:“ 别人打我了,我用道德和教养感悟他,这种做法对吗?”孔子说:“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什么叫“以直报怨”?举个例子,当孩子被人打了,打人者不仅受到父母或老师的惩罚,还向孩子道歉;那么什么叫“以德报德”?当孩子被小朋友友好对待,孩子也更好地对待他人。相比之下,当孩子被人打了,这个孩子狠狠地揍回对方,甚至把对方打伤了,这叫“以怨报怨”;“别人打我了,我用道德和教养感悟他”,这叫“以德报怨”。
简言之,当孩子被人打了,孔子建议孩子“以直报怨”,即寻求“公理”,让对方受到惩罚,暴力报复却不是。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找爸爸妈妈或老师帮忙,让打人者受到应有的惩罚。
一位爸爸的智慧做法
有一次,我坐公车外出时,听到了邻近座位上的一对父子的对话。小男孩抱着书包,看样子刚放学,他跟爸爸:“爸爸,我被XX打了,老师说‘打人不对’……”爸爸想了一会,说:“儿子,爸爸小时候也被别的孩子打。有一天,我大吼着狠狠地打回去了……对方从此没敢打我。可是,我也受伤了。”
我感觉这爸爸的话颇为智慧——保护自己时可以还击,可爸爸“不鼓励”暴力解决问题。
最后,我突然想起了一个寓言故事:
传说有一条蛇, 住在一个村庄边上,喜欢喷毒液,所有人一见到它,就会尖叫逃离。蛇很苦恼,它问一个老者:“我怎么才能让人不尖叫?”老者说:“你可以闭上嘴巴,装作人畜无害的样子。”蛇照做了,可是所有人都朝他扔石头,蛇几乎被打得半死。蛇很沮丧:“我怎样才能让人不打我?”老者说:“你可以露出强有力的牙齿,可是不喷毒液。”
蛇也照做了,人们没再尖叫,也没再打它,而是保持一个礼貌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