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什么好父母会变成吼叫父母?如何利用心理学改掉?
我有一位朋友,是旁人眼中公认的好妈妈。但是她有一次羞愧地跟我说了她的经历。 有一天晚上,她焦头烂额地把自己关在房间加班,总是听到儿子在敲门,还一遍一遍地喊“妈妈”。她劝了好几次让儿子去睡,但孩子还是没离开。在闹哄哄中,她突然感觉怒火中烧,头脑一片空白地冲到门口,打开房门怒吼:“滚回房间睡觉去!” 孩子被吓坏了,哭着说:“妈妈,你为什么那么凶,我只是想让你亲亲我的小脸蛋,跟我说晚安……”那一刻,这位妈妈羞愧难当,跟孩子哭成一团。 吼叫父母会养出什么孩子? 我们不少家庭的父母对孩子的怒吼是经常性的,而不是偶尔为之,所以,一定会给孩子带来负面的影响。 怒吼父母容易养出怒吼孩子。美国著名心理学家Elaine Hatfield说,孩子常常会观察父母的面孔、姿势和声音,他们不仅会模仿父母的言行,还会模仿出父母的心态。当父母习惯以怒吼的消极方式解决麻烦和对待孩子,孩子也会学到父母这种吼叫的负面解决问题的方式。年幼的孩子是缺乏是非判断的,他们看到父母经常这样,便以为那是正确的解决问题的方式。倘若他们常常被吓到而跟随父母的意愿,他们也会在内心默认这种教育方式是可行的——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是需要怒吼的。 但事实上,在父母怒吼下成长的孩子,孩子会失去安全感和对父母的信任。因为怒吼就像毒钉,让孩子感觉到的是父母的冷漠和忽视。“我喜欢吃牛肉,你为什么不让我吃?并且还那么粗鲁地对待我,肯定是不爱我……”这种想法会让一个孩子的情感与怒吼父母隔阂起来,把自己置身于情感的孤岛。另外,孩子也会因父母的怒吼和冷漠而带来低自尊和怨恨,孩子与父母之间形成了一道沟通的无形的屏障,最终影响了亲子关系。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怒吼父母最容易养出没主见的孩子。因为怒吼给孩子传达的信号,跟“命令”和“强制”很像,孩子一做错某件事情,就招来父母的怒吼,会让孩子不敢按自己的主意行动,因为少做少错,干脆听从父母的意愿,凡事听父母的,这样就不会招惹怒吼。所以,怒吼父母的孩子不仅缺乏创造性,连自主行动力也缺乏,最终影响了他们的成长。2014年,华尔街日报曾经有过一项对976名孩子和父母的调查显示,被父母习惯用吼叫方式教育的孩子,长大会更容易有行为问题和抑郁倾向。 为什么好爸妈会变吼叫爸妈? 不少人说,每一个自律的孩子,都有一对能“忍”的爸爸妈妈。我觉得不对,“忍”出来的脾气,不是发自真实的内心,孩子们不仅容易觉察到,这些父母也需要“带着面具”面对孩子。只有当父母对自己有正确的认知,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来的情感和行为是真实积极的,孩子才会朝着积极的方向成长。 就如认知心理治疗学家马丁·塞利格曼说,人们之所以会被负面情绪困扰,是因为人们没有正确认识自己。他们不知道自己脑袋中,也像孩子那样,有一只“暴躁猴子”。当大人遭遇让他们生气的事情,“暴躁猴子”便跑出来捣乱,控制了他们的心情和行为,把他们变成了怒吼爸妈。当大人们怒吼完后,理智脑才让他们后知后觉。但是这只“暴躁猴子”尤其捣蛋,它非常懂得利用人的情绪先行的脾性,时不时跑出来乱蹦乱跳。 难怪亚里士多德说,尽量不让坏脾气出来“露脸”。 记得有一次,我们陪孩子到公园玩,临出门前,阿瓜忙着收拾他挖沙子和堆沙子的家当,后面也因为找袋子而耽误了一些时间,阿瓜的爸爸批评孩子没有提前准备好,浪费了时间。再加上刚出门时,瓜爸接了个电话后就变得很不高兴,一路上脸色有些阴沉。 这时阿瓜跑到爸爸面前,让爸爸蹲下,用两只小手指拨开了爸爸皱成一团的眉毛,说:“爸爸,开心一些嘛,妈妈说‘赶走乌云才有阳光’……”听到孩子的话,瓜爸也意识到自己的情绪不对,笑着说:“谢谢你的提醒,小家伙。乌云已经被你赶走了!”孩子的话,是帮爸爸“认知情绪”,从而达到了情绪降温的目的。 所以,养孩子是一场修行,修的是父母们的自我认知。
-
老人爱恐吓孩子有什么危害?看看“别人家”老人是如何做的
一天,我走在小区的小路上,听到旁边沙池一位老人对小女孩说:“你再不走,姥姥自己先走了,大怪物就会从这棵树上跳下来,把你一口吞进肚子里……你看,姥姥要走了哦!”老人一边恐吓,一边做着要走的动作。小女孩一听便紧张地扑向老人,一边哭一边说:“不要!不要!我不要大怪物……”“不要的话,你就跟姥姥回家!”小女孩一脸恐惧地抬头看看枝叶繁茂的大树,然后跟着姥姥回家了。 我在想:“当小女孩第二天回来这里,她还能像以前那样快乐地在这里玩沙子吗?” 在行为心理学家Garcia Dory的一个经典实验中,有个心理学名词叫“诱饵退避”。在实验中,实验人员在小羊羔身上涂抹氯化锂,让饥饿的狼大快朵颐。没多久,狼剧烈呕吐。经过多次的“吃-呕吐”后,这些狼对小羊羔产生了恐惧感,即使在日后遇到普通的羊,这些有“特殊经历”的狼也有味觉反感。 恐吓教育与“诱饵退避”背后的心理很像,就是通过恐吓方式,让孩子对某种行为或东西产生恐惧,从而让孩子暂时或长久停止某种行为。恐吓的背后,常常是“快刀斩乱麻”的心理,方便自己,伤害孩子。因为恐吓比讲道理或长篇大论的说服“好使”,当然这是反义的“好使”。前者省时省力,后者需要老人付出更多的耐心。但这种“大灰狼来了”的恐吓式教育,有严重的副作用。 在家庭养育中,老人们最常用的有两种恐吓。 担心出意外而使用恐吓。 非常常见的有:当孩子爬稍高的椅子,会被恐吓“别爬,会摔断你的腿”;当孩子帮忙洗衣服,会被恐吓“洗衣液会淹瞎你的眼睛”;当孩子自己倒水,会被恐吓“打碎杯子会割破你的手”……虽然这是老人出于安全和保护孩子的初衷恐吓孩子,但是她们不知道这样的恐吓会让孩子丢失了安全感——“我的周围充满危险”,对于年龄越小的孩子越会给他们带来这样的感觉,从而导致他们不敢轻易尝试,阻碍了孩子的探索和成长。 如果我们的老人换另一种方式,“你的手力气不够,如果你爬得太高,可能会抓不牢掉下来。等你力气够了,我们再爬就会更安全”,给孩子传达“我现在还不能做某些行为,我再大一些就可以”的想法,而不是让他们对环境充满恐惧,把孩子的好奇心“一棍子打死”。 催促孩子行动的恐吓。 这是有目的的恐吓,比如“再不吃,大灰狼会抓走你”,“再不洗澡,我让医生给你打针”,“再不来,我就把糖果丢掉”……对年幼的孩子很有用,因为越年幼的孩子,他们的认知越局限,所以小孩子听到恐吓不仅非常相信,还很恐惧。心理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说,当孩子接触到的刺激超过了自身控制和释放能量的界限时,孩子就会产生一种创伤感和危险感,伴随这种创伤感、危险感出现的体验,就是焦虑。这些孩子会在老人的恐吓下,加快了行动的速度,因为他们感受到了恐惧。常被恐吓教育的孩子,会有噩梦的倾向。 随着孩子认知的成长和多次受骗后,他们有一天会突然觉得“奶奶说我不吃饭,大灰狼会来,但我前几天妈妈让我可以不吃饭,大灰狼也没有出现呀……”孩子慢慢学会了叛逆。当心智长到稍微成熟后,孩子会意识到奶奶姥姥爷爷们在撒谎,他们便通过叛逆来表达不满,比如故意不吃饭……这又一次激怒了着急的老人。 很多老人常常对年轻父母说,“我们以前也是这样教育你们的,我妈妈我奶奶也是这样教育我的……”有位爸爸的回答很精辟:“你如果当年没有恐吓我,说不定我能成科学家!”科学在进步,教育也在进步,恐吓式教育的危害我们已经熟知,就不要再踩这样的坑了。 记得有一次,我到一朋友家里。她的老母亲陪她3岁的女儿玩积木,婆孙俩在比赛看谁垒的积木高。孩子因为不懂垒房子要地基牢固,她只在一块又一块单薄的积木上往上垒,所以没垒几块就倒塌了。而她的姥姥把地基拼得很宽厚,所以始终没有掉,还越垒越高。孩子看到这种情形就不高兴了,她气鼓鼓地推掉了面前的积木,小眼圈发红。这时孩子的姥姥说:“你看,‘害怕虫’跑出来了吧?你害怕输给我所以不愿意玩了!” 小女孩不服气:“我的‘害怕虫’才没有跑出来呢!”这时孩子似乎看出了自己垒的形状与姥姥的不同,她便学着姥姥的方式,把地基拼得很厚实。不久,我又听到了小女孩快乐地咯咯笑。 “害怕虫”是内心的觉知和自我提醒,“大灰狼”是强加给孩子的“心灵怪兽”,你想给孩子哪种?
-
为什么孩子一崩溃就撒泼?一张大脑反应图就能明白
路上,1岁多的宝宝“啪嗒啪嗒”地学走路,一回头看到爸爸妈妈张开手臂,宝宝毫不犹豫地扑进妈妈怀里,虽然他心里觉得自己爱爸爸妈妈一样多; 一位妈妈告诉女儿,女孩子也可以玩机器人,女儿非常赞同。到了玩具店,小女孩一进门,还是义无反顾地被粉红色的芭比吸引了目光; 有一位小男孩,当目睹爸爸妈妈吵架时,虽然他觉得爸爸妈妈都有错,但是当爸爸的拳头落下时,小男孩还是义无反顾地挡在了妈妈前面…… 美国芝加哥大学脑科学专家西恩.贝洛克说,人脑会无意识地控制人的行为。就像大部分人在选择东西的时候,总喜欢右手边的东西,左撇子喜欢左边的,虽然这些人丝毫没觉察到自己的无意识“偏好”。孩子们呢?毫无疑问也是无意识“偏好者”。在孩子们对自己的行为缺乏“认知”前,行为总是无意识地受大脑控制的;当孩子在接受教育,对自我有一定的“认知”后,大脑才可以实现“有意识地控制大脑”。 一位爸爸给女儿瑶瑶买了一个布娃娃玩具,但是当瑶瑶拆开布娃娃玩具的包装时,发现布娃娃的裙子破了一个口子,瑶瑶很失望地哭了,立即把布娃娃扔在了地上。瑶瑶的哭和扔布娃娃的行为,是大脑无意识控制下的行为。 爸爸看到了这样的情形,立即安慰瑶瑶:“我看布娃娃的裙子不是很完美,破了是好事,我们可以趁机把布娃娃的裙子缝得更漂亮一些!” 瑶瑶愣了一下,随即开心笑了:“是呢,爸爸,我也真的觉得布娃娃的裙子不够好看。”就这样,两父女便拿出了剪刀、彩带和手工布,给布娃娃缝了一条比原来漂亮很多的裙子。瑶瑶觉得开心极了。爸爸那句“我看布娃娃的裙子不是很完美,破了是好事”的话,引导孩子分析和思考,也帮助孩子自我认知,最终帮助孩子用大脑有意识地控制了大脑。 我们用图展示一下,这个过程是怎么发生的? 从这个图我们可以知道,当孩子发脾气时,是无意识大脑遇到外部刺激之后的下意识反应,由沮丧到暴怒,大脑无意识地由情绪脑控制,所以这时孩子表现出来的行为也是缺乏理性的; 相反,当孩子在遇到不愉快事件等外部刺激之后,如果父母能引导孩子分析,或者孩子具备了思考的能力,理智脑发生作用,情绪得到了控制,随着孩子获得了对事情合理的解释,负面情绪就会消失。 记得前几天,我家阿果在路上踩三轮车的时候,一个差不多大的小朋友从路边冲到路中央,撞了一下她的小三轮车,她差点从车上摔下来。这时阿果很生气地朝对方大叫:“你干什么!”小朋友连忙说对不起,他说冲出来的时候没发现她,当他发现时已经来不及。我提醒阿果:“‘生气虫’从笼子里跑出来了,怎么办呀?”阿果嘻嘻笑着对小男孩说:“你看不见,那就算了。”接着就头也不回地骑着她的三轮车离开了,似乎刚才的不愉快从没发生。 正如法国心理学专家米歇尔.勒朱瓦耶说,你无法制止抑郁的小鸟从你头顶飞过,但你可以制止它们在你的头上筑巢!这也是本文想说的道理。
-
不给宝宝喝母乳,宝宝会发育迟缓?到底是不是真的?
有一个叫安藤水穗的女人,婚后,她身边的人,尤其是婆婆总是催他们生孩子。迫于压力,她辞掉了比丈夫高薪的职位,回家备孕。最终体外受孕成功后,她生下了女儿。 可是产后不尽如意,丈夫以婴儿哭闹影响睡眠,继而影响工作为由,经常晚上不回家;她也因为初为人母手忙脚乱,更因为母乳不足而被婆婆指责,说她不会照顾婴儿,还嫌弃她母乳不够而导致孙女发育迟缓。 最后有一天,这位抑郁的妈妈眼神空洞地把女儿滑入灌满水的浴缸内……溺亡。这是来自《坡道上的家》的故事。 对很多产后妈妈来说,这不是电影,而是产后生活的戳心写照。很多产后妈妈常常跟我说,产后的生活与产前的落差很大,宝宝总爱哭闹不止,产后妈妈不仅睡眠不足,还可能被老人指责不会育儿,有些坚信母乳喂养的产后妈妈,更因为不能及时泌乳或母乳不足而忧心忡忡,产后抑郁频发。 母乳不足,会导致宝宝发育迟缓吗? 如果你身居非洲的贫困地区,如果产后妈妈母乳不足,并且食物缺乏,那么就很可能会导致宝宝发育迟缓。在食物充足的地区,宝宝们一般不会存在因为母乳不足而影响发育的问题。因为除了母乳,还有配方奶和辅食。 可是,世界卫生组织(WHO)、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和小儿科学会等机构,呼吁产后妈妈还是以母乳喂养宝宝,因为配方奶不能取代母乳,为什么? 母乳有“神奇营养液”的称号,对小婴儿来说,母乳是最天然最独特的食物。因为它含有重要的盐分和维生素,尤其是牛磺酸,这是对宝宝神经发育很关键的氨基酸,还有Ω-3脂肪酸。因为母乳的独特性,不仅能够提高宝宝的免疫力,还能防止新生儿的听觉系统、呼吸系统和肠胃受到细菌感染。 除此之外,有研究证实,母乳喂养的宝宝的智商,普遍比非母乳喂养的宝宝的智商高。其中,丹麦的一项研究给出了具体的数据,Mortensen等人经过研究发现,婴儿时接受7-9个月母乳喂养后长大的成年男女,智力分数比只接受1个月甚至更少的母乳喂养的成年人,平均高6分。原因是除了母乳的营养成分,还有就是母乳过程中亲密的亲子接触帮助宝宝大脑发育得更好。 母乳虽好,但很多产后妈妈的哺乳环境不是很友好? 纵观世界各地,那些产后妈妈因为外力影响无法哺乳、哺乳难或哺乳达不到预期而痛苦,她们常常会对“母乳最好”的言论表示“鸭梨山大”。这些痛苦的妈妈们的外部压力有三种来源: 1、家庭压力 有些家庭,当妈妈的产奶量比其他妈妈少时,老人常常施加压力。例如有些老人会说“你的奶太小,没奶(母乳)”,“你的奶只是用来装饰的,不实用”……产后妈妈一方面焦虑,一方面因为得不到家庭的理解而压力更大,从而进一步影响了母乳的分泌。 除此之外,有些家庭的产后爸爸不靠谱,例如产前产后一个样子,对产后妈妈缺乏关心;还有些产后爸爸甚至嘲讽产后妈妈不够坚强,嫌弃宝宝哭闹……这些不友好的家庭环境,也会加大产后妈妈的压力,影响了母乳的分泌。 2、工作压力 有一个朋友,产后8个月开始上班。她本来做好打算,要哺喂母乳至宝宝2岁。她准备了一切挤奶、储奶的工具。可是,因为她的工作很繁忙,有时紧张地忙碌就耽误了挤奶,还有时在公司挤奶非常不方便……最终母乳越来越少,坚持了3个月后,母乳几乎没了。 所以,如果在工作场所,妈妈们有更友善的挤奶或哺乳环境,甚至单位鼓励产后妈妈带宝宝上班,会不会更好呢? 3、社会压力 “与母乳相同的配方奶”,“完全取代母乳”,大家可能听过这样的宣传语。 可是,生物学家们发现,经过长期的进化,不同类动物的母体所分泌的乳汁成分都有差异。适合人类宝宝喝的只能是母乳,适合小牛喝的只能是牛奶,适合小羊喝的只能是羊奶。可为什么很多牛奶、羊奶给宝宝喝呢?因为经历了营养成分的调整,还添加了一些外部成分,以做到尽量适合宝宝的肠胃。 可是,你说配方奶能和母乳一样好吗?如果是的话,那么全世界的育儿机构为什么还在努力呼吁妈妈们母乳喂养呢? 然而,“与母乳相同的配方奶”,“完全取代母乳”等言论被一些家庭信以为真,甚至还怂恿母乳妈妈,“哺乳会变丑,你用配方奶吧”,“6个月后的母乳没营养了,还不如喂奶粉”…… 除此之外,公共场所的哺乳环境也不够友善,很多哺乳妈妈因为公开哺乳而受到很多谴责,母婴室也不够普及,妈妈们出外哺乳的压力很大。 一般来说,产后妈妈分泌母乳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可很多时候,由于各种各样的压力,导致很多产后妈妈的母乳不能正常分泌。这时家人应该对产后妈妈持包容的态度,配合饮食、增加哺乳频率、给予耐心,产后妈妈都能哺乳成功。如果真的难以成功,家人也要放松对待,不要把哺乳妈妈逼上抑郁的道路。 所以,有些产后妈妈坚持母乳喂养,需要很大的勇气和努力,请多多鼓励她们,宽容她们吧……
-
救救孩子:一个月被打2次,一个孩子的攻击性飙升50%!
我认识一位幼儿园男老师,他有一段时间把他隔壁班的一个小男孩带回家,给孩子做饭,帮孩子洗衣服。因为小男孩来自单亲家庭,孩子的爸爸连续好几天没出现,孩子一开始被安置在幼儿园的保安室,后来这位老师看孩子可怜,他也是幼儿园唯一未结婚的老师,他便把孩子带回家照顾几天。 但是第一天他为孩子准备好洗澡水,当小男孩兴高采烈地除去衣服时,孩子身上的伤疤和淤青让他惊呆。小男孩也很坦然,他说“我不听话时,爸爸用衣架打的。”最让这位年轻老师揪心的是,小男孩每晚总会做噩梦,噩梦时小男孩浑身颤抖,哭喊着“爸爸我会听话,再也不惹你生气……”有时哭着哭着会喊妈妈,说“妈妈不要丢下我,小俊俊很可怜……” 这位年轻的老师在一旁看着看着,不自觉地就泪流满面。 直至如今,常常还有父母问我,是否应该打孩子。每当这时,我总会费尽心思、引经据典地说服他们——“永远永远不要打孩子”,在这个过程中,我常常感觉我正在拯救一个个可爱而纯真的孩子,因为没有孩子应该被父母打骂。孩子们那么小,他们对这个世界充满期待和欣喜,他们真的不应该在这么年幼的年龄便体会到冷漠的滋味。 2010年,美国杜兰大学的儿童体罚研究专家Catherine Taylor经过研究发现,如果一个3岁的孩子每月被打2次以上,这个孩子在5岁时的攻击性行为会比同龄孩子高50%。另外,美国心理协会也曾经资助过一项“父母是否应该打孩子”的综合评估调查,最终得出的结论是:不能打孩子。的确如此,常被打骂的孩子会有更多的行为问题,比如他们会具有更多的攻击性,他们未来会比同龄孩子更焦虑和抑郁,还会导致智力水平的下降。 具体地,被打骂长大的孩子,会获得三大“毒”: 攻击性。 美国知名心理医师贝弗莉·恩格尔有30多年的儿童创伤领域的研究,她发现,大多数罪犯在童年都有被打骂的经历。这些孩子,他们可能来自贫穷的家庭,也可能来自富裕的家庭,但是唯一相同的是,他们的父母过于情绪失控或有错误的教育理念,用暴力的方式教育他们的孩子。这些父母虽然很爱孩子,他们的孩子也曾经很爱父母,但是打骂撕碎了一切美好。这些孩子在他们童年时,经常忍受着父母的打骂,在学校里,他们成了暴力的复制者。他们有打斗和欺负别人的行为,甚至常常会因为小矛盾而把事情变得严重,伤害了别人,耽误了自己。 人格问题。 童年常被打骂的孩子,容易成为“人格专制者”。在小朋友群体中,这些孩子会要求别人听从自己的指挥,否则他们会暴怒;在家庭里,这些人格专制者会要求妻子和孩子服从他们;在单位,这些人格专制者会要求下属不能对自己的决策有异议。这一点已被无数研究证实。因为这些孩子在小时候是暴力父母的受害者,当他们不听话时,父母通过打骂让孩子服从,所以孩子便把这种专职人格变成了自己的行为习惯——别人要对自己服从,不能有异议,否则会刺中他们的暴怒神经。 暴力轮回。 家庭的暴力行为会代代相传。这些孩子在小时候忍受了暴力父母的打骂,他们一方面痛恨父母的打骂,但他们一旦置身于父母的角色,便潜意识地表现出跟父母同样的暴力行为。这种轮回就像一种隐形的咀咒,当这些曾经是受害者的孩子成长为父母时,当类似的情景发生时,他们内心就像有一种反应机智,让他们的情绪和行为走上与自己的老父母同样的路径,暴怒生气下便做出打骂孩子的行为。 有一位妈妈曾经给我留言,感谢我“治好”了她的打骂“瘾”。 这位妈妈小时候是在父母的棍棒下成长的,长大后她跟父母的关系很疏远,所以她强烈地意识到,打骂孩子会导致亲子情感的破裂。虽然有这样的认识,但是她常常在养育孩子过程中,总会控制不住打孩子的冲动。我跟她说,人之所以会情绪先行的根本原因,是情绪战胜理智带来的结果。 她常常看我的文章,有一次她给我发了这样的故事: 有一次,当她因为儿子把玩具撒了满地、还把一杯水倒在了电视机上而暴怒时,她4岁的儿子可怜兮兮地说:“妈妈,你的‘生气虫’跑出来了,赶紧把他关起来呀,要不然你儿子又遭殃……”非常意外地,在那一刻,她的暴怒情绪突然削减了不少。这其实是大脑“自我认知”的作用。她说,她的儿子就像一个手持“警戒牌”的天使,总是在她非常暴怒时及时让她熄火。如果从大脑原理解释,就是孩子的话帮她认知了自己的情绪,所以“暴怒情绪突然削减了”。 苏霍姆林斯基说:“任何人如果不能教育自己,也就不能教育别人。”打骂,是一枚永远留下“疤”的毒针。如果你爱孩子,真的别再打骂了!
-
美国最新调查发现:几乎一半孩子错误使用牙膏,会带来伤害
春节时出门,在地铁上见到一口褐色牙齿的小孩,8,9岁的模样。小孩身边几个大人在议论,一女人问:“你家孩子平时不爱刷牙吗?怎么牙齿这么黑?”小孩的爸爸有些无辜地说:“从他开始长牙就开始刷牙,每天2,3次,不知怎么的牙齿就长成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