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什么你说得口水干,孩子却不听?亲子沟通极常见的一种错误!
有一次,我搭乘公交车出外办事。车上,坐在我前面的是一对母子。妈妈说:“回到家,看你爸会不会揍你!”小男孩立即紧张地看着妈妈。“比赛时应该认真听别人讲,而不是跟别的小朋友聊天!比赛的时候,应该全身心投入,而不是在舞台上走来走去……钢琴练了2年,就因为你几分钟的不专心而没能获奖……” 这时,车内有另一位小孩的欢笑声响起,小男孩的注意力被吸引过去了。那位妈妈非常不高兴,用力地拍打了小男孩的手臂。小手臂立即浮现了红红的手指印,小男孩也被吓了一跳。一路上,妈妈声色俱厉地批评,孩子神情紧张。最后,那位妈妈让小男孩复述一遍妈妈讲了什么,结果孩子还是紧张地看着自己的妈妈,最后只说了一句:“以后不要得奖了”。那位妈妈气鼓鼓地扭转了头,干脆不再搭理孩子。 有一位爸爸曾经给我留言,说他的儿子刚上小学一年级时,学习非常不认真。孩子不仅上课时在教室里走动,在家里写作业也总会做各种无关小举动,作业因此经常不能完成。例如,孩子不是开冰箱吃零食,就是玩橡皮泥。孩子的爸爸曾经试过把孩子所有的玩具都收起来放在衣柜顶,也让孩子的妈妈再也不买零食回家。没用!孩子没零食没玩具,竟然玩起了手指甲。孩子的爸爸说,他各种惩罚都试过了,罚站、不准买新玩具、打手掌,曾经有过一次非常严厉的“棍棒教训”,但是效果都不好。 为什么这些大人与孩子的沟通无效呢? 美国知名沟通大师科里·帕特森有句名言:“沟通的正确氛围是安全感”。很多父母以为,想要孩子接受大人的想法,道理要“硬”,让孩子无法反驳和拒绝。其实,这种想法便是掉进了沟通的错误漩涡里了。 记得知名人类学家乔纳森.弗里德曼与同事做过一个儿童实验。研究人员把孩子们分为第一组和第二组,并且在孩子们面前放了一个看起来很好玩的电池机器人。接着,第一组孩子被严厉地威胁“不许玩”(含暴力元素),第二组孩子被“温柔地告诫”不要玩。孩子们都听从了。但是几周后,当这些孩子再次被召集到实验室,进入那个有好玩的电池机器人的房间。有一位阿姨(孩子们从没见过)走进来,叫孩子们尽情地玩那个电池机器人。结果,第一组有3/4的孩子毫无顾虑地玩了起来,而第二组有2/3的孩子仍旧拒绝玩。 我曾经把这个研究告诉一些喜欢暴力或粗鲁教育孩子的父母,不少父母因此对孩子充满了愧疚感,并希望能改掉不正确的亲子沟通做法。幼儿说常常认为,人在一个狭隘的生活圈里,其实跟井底里的青蛙那样,容易有不全面的认知而犯错误,所以,学习,是一个解决这种狭隘教育的最好的途径,尤其是那些你以前不重视的科学知识,能给人带来茅塞顿开的启示。 我有个亲戚,他们家有个6岁半的孩子,被父母称为“猴子”,因为孩子从来没能集中精神做一件事。孩子写作业总是把弄玩具,有时望着窗外发呆,常常在书桌前1,2个小时也写不出几个字。孩子的父母因为这事儿找过老师帮忙,孩子仍旧老样子。 有一次,我带着我家孩子到他们家玩,这个被父母称为“猴子”的小男孩很热心,全程抱着绘本给客人读故事,认真投入的样子让我们很温暖。 我想起了知名作家Tim Urban的“猴子理论”。稍作酝酿后,我给几个孩子讲了一个故事: 一只名叫“大脑”的船启航了,开船的是船长先生,他的目的地叫“梦想”。一开始,船开得很高效,没多久,一只猴子出现了,抢占了船长先生的驾驶舱。猴子很调皮,看到日出就追日出,看到鲸鱼就追着鲸鱼跑……船的前进方向也乱七八糟,早已离目标相差甚远。这时突然有一只怪物出现了,它窜到驾驶舱,朝猴子大吼一声。猴子吓得直接跑掉了。船长先生重新掌握驾驶权,继续按计划朝梦想进发。 我说:“当你们写作业或学习时,总想着要做其他无关的事情,例如总想吃冰淇淋,或总想玩跳棋……那是因为你们脑瓜里有一只贪玩的猴子出现了。如果你想专心学习,你是不是要把猴子赶跑?” “是!”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家。 小男孩兴奋地把这个故事告诉了他妈妈,他妈妈也经常有意识地把这个故事讲给孩子听。后来听说小男孩在写作业时精神集中的能力提高了不少。 很多父母常常因为孩子的不良行为而否定孩子本身,例如孩子在做某件事情时不认真,就把孩子称为“不认真”的孩子。这种“对人不对事”的方式,很多父母都有,这是要纠正的。因为每个孩子都有做得不够好的时候,父母的否定,就相当于把一颗小豆芽摁进了泥土里,对孩子的自信是有害的,也不利于孩子改正他们的不良行为。 所以,父母需要纠正他们习惯性的错误的沟通法,做到与孩子沟通时,尤其注意营造安全感氛围,当孩子感觉安全时,沟通便有效多了。如果沟通有趣,效果就更好了。 所以,很多时候,孩子们并不是不听话,而是父母不懂说话……
-
窥懂小朋友大脑思维,教育孩子没难题!
在一个“山区和城市孩子互换生活”的电视节目里,有一位来自山区的小女孩缘缘,住在了一位当律师的“临时爸爸”那里。那位爸爸很会讲道理,逮住机会就开启讲道理模式,给孩子进行各种语重心长的教育。 这位“临时爸爸”很有成就感,他对记者说,“无论我说什么,她都能听进去,我很欣慰。”但小女孩却是相反的感受,她说:“要强打精神装作在听,很像唐僧念经……” 费尽唇舌,孩子却听不进,为什么会这样? 具体形象思维的限制,决定了年幼孩子听不进说教和道理。儿童心理学家让.皮亚杰告诉了我们关于孩子心理成长的轨迹,他认为,7岁前的孩子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即使在7-12岁的具体运算阶段(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的第三个阶段),虽然孩子们开始摆脱“具体”向抽象思维发展,但孩子们的思维还需要有具体事物的支持。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难发现这样的有趣现象: 一位妈妈问女儿这样的问题:“有三个小朋友,他们的名字分别叫A,B,C。A的头发比B的头发长,A的头发比C的头发短,哪个孩子的头发最长?”4岁的女儿回答不出来。当这位妈妈拿出了三个头发长短不一的布娃娃,孩子立即能回答出哪个布娃娃的头发最长。 一位爸爸问儿子这样的问题:“10-5=?”小男孩回答不出来。当这位爸爸从厨房拿出了10个苹果放到孩子面前,并且用形象化的语言说:“妈妈买了10个苹果回家,被你吃掉了5个,你还有几个苹果没吃?”孩子一下子便回答出“5”这个数字。 1993年,美国的学者们发现美国孩子的算数成绩比亚洲孩子差很多,他们迫切希望找到答案。在他们详细调查了亚洲20所小学和美国20所小学低年级的上课情况后,他们终于找到根源:亚洲老师擅长“情景计算法”。亚洲老师采用“情景计算法”的比例有61%,而美国的老师只有31%。什么是“情景计算法”? 在中国某个小镇的一间小学的一年级数学课上,一位年轻而具有冲劲的男老师从教室的门外搬进来10块红泥砖,他把红泥砖直接放在了讲台上,接着,他把3块搬开,放到了他的脚下、孩子们看不见的地方,他问孩子们讲台上还剩下多少块。孩子们轻而易举地回答出:7。 “情景计算法”,就是老师通过视觉形象,帮孩子们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和公式建立在“具体”的基础上,从而让孩子们高效地理解并掌握算术。背后的精髓,其实是基于年幼孩子的具体形象思维出发的。美国认知心理学家杰罗姆.布鲁纳还因此提出了model drawing的数学思维,让新加坡的孩子一跃成为全球孩子数学学习的佼佼者。 我们的老师在孩子们的算术学习中有相当了不起的心得,但我们的父母,甚至包括这些教孩子们数学的老师们,到了家庭教育这里,常常凭借直觉行动。就如儿童心理学家Katherine Covell所说的,多数人按父母管教自己的方式来管教自己的孩子,并且重犯他们的父母所犯过的同样错误。例如一些家庭经常用孩子理解不了的道理教育孩子,孩子转身就忘记得一干二净;父母一而再、再而三地灌输抽象知识,孩子记不住就说孩子笨、智商低…… 我曾经遇见一些儿童学者们也没有什么实用性强的方法,他们的理论和实践常常是分离的状态。最典型的莫过于如此: 一位苦恼的妈妈前往某儿童专家家里。 她用虔诚的语气问对方:“我的儿子最近不爱刷牙,如何让他爱上刷牙?” 儿童专家说:“你要让孩子明白刷牙的重要性。刷牙有很多好处,不仅能让他口气清新,让牙齿整齐,还能预防口腔疾病。” 这位妈妈很感激,回家后一字不漏地告诉了孩子。 孩子听得很认真,但第二天却还是没刷。 妈妈责怪孩子“不守信用”,孩子说:“哦,你只是给我念牙医生的健康手册,我没听到你叫我刷牙呢!” 其实,讲道理的说教和抽象枯燥的教育方法,跟3+5+8+9+……一样,对孩子们没有意义。 所以,你该怎样教育孩子? 以上面的刷牙例子为例,如果我家孩子不爱刷牙,我会做下面几个步骤: 1、看动画片。 给孩子看一段爱刷牙带来美好结果的动画片,还要给孩子看一段不爱刷牙,导致牙齿被虫子蛀烂的动画片,帮助孩子对刷牙有个“形象而直观”的认识,网上有很多这种类型的动画片。这种引导法适合孩子的大脑形象思维,孩子更容易记在脑袋里。 2、给孩子选择。 在刷牙方面,大人可以适当让孩子有一些决定权。例如她喜欢用粉红色的牙膏刷牙,还是用白色的牙膏刷牙?她喜欢用小公主图案的杯子,还是小矮人图案的杯子刷牙?让孩子选择。当孩子有选择的权利,能提高孩子的行动力。 3、巧妙的小监督。 如果家里二胎的,你可以让小朋友相互监督,看谁没有好好刷牙。如果家里没有多个孩子,爸妈可以陪孩子一起刷,有大人的示范,孩子也容易刷牙。 如果父母不能陪伴的,你还可以启动“蝙蝠侠效应”。“蝙蝠侠效应”,“幼儿说”在过往经常提及,它是一种榜样参照:当孩子崇拜的某个虚拟的或真实的人物,做了一些厉害的事,孩子会效仿。举个例子,如果孩子非常崇拜白雪公主,妈妈可以对孩子说:“白雪公主非常喜爱刷牙,你看她刷牙要上下15次,牙齿就像雪一样白……” 当孩子懒惰不刷牙了,爸妈还可以在洗手盘旁边贴一张“懒惰虫”图,帮助孩子自我提醒。 所以,当父母教育孩子时,用孩子“听得懂”的方式,孩子的大脑才喜欢。 (本文部分内容摘自《心理咨询师妈妈的科学育儿法》,抄袭必究)
-
当孩子害怕时,玩一玩这个假装小游戏吧!有益处
有一次,我陪儿子在阳台玩耍,看到不远处高高的电视塔,突发奇想,便给儿子讲起了故事: 有一群青蛙挑战爬塔,挥舞着小旗呼吁众蛙挑战。大部分青蛙觉得塔太高,小小的青蛙不可能爬上去,最终只有十只青蛙报名。其余的青蛙在塔下仰望,都要看这些青蛙如何出丑。 比赛开始后,塔下面便开始有青蛙在大声喊“太高了,太难了,没有青蛙能成功,你们放弃吧!”有几只青蛙爬着爬着觉得累,刚好听到塔下的声音,觉得有道理,便放弃了。 剩下几只继续爬,没多久突然刮起了一阵大风,下面的青蛙又大喊:“危险,快下来,否则会没命的”,这时几乎剩下的所有青蛙赶紧往下撤。 只有一只青蛙是“奇葩”,仍旧不停地爬呀爬,不知经历了多长时间,最终爬上了塔尖。众蛙们兴奋欢呼,非常佩服这只勇敢的青蛙,因为从没有一只青蛙曾经爬到塔尖。当这只胜利的青蛙爬下塔时,有一只青蛙记者赶紧跑向前想采访它,青蛙们这才发现,这只青蛙是一个聋子。 儿子听完后感叹:“妈妈,这只青蛙很厉害!妈妈,我如何才能成为这样的勇敢青蛙?” 我说:“不禁锢在别人的界限里,也不被自己的界限禁锢,不要害怕突破自己,就能成为勇敢的人。” 后来,儿子学游泳。一开始表现得很怕水,即使用脸盆练习憋气也很忐忑,常常需要鼓足勇气才敢在水里憋上1分钟;有时,头还没浸入水中,身子就已经紧张得僵硬,因此常常呛水。他曾经不止一次地跟我们说“能不能不学游泳”,表现出想放弃和逃避。 我问“还记得爬高塔的青蛙吗?”我又给他说了一次青蛙爬塔的故事。 我说:“不要害怕突破自己,这就是勇敢。每个人脑袋里都有一条‘害怕虫’,当人遇到难以克服的事情时,这条‘害怕虫’便会跑出来捣乱,让人变得恐惧和退缩。每个人害怕的东西都不一样,害怕虫跑出来的时机也不一样。就像你妹妹害怕会动的玩具,现在,你害怕的是游泳。你的‘害怕虫’跑出来搞破坏,你脑瓜里理性的‘监狱长’没上班,所以你便觉得游泳让人恐惧。很多人喜欢游泳,他们一点儿也不害怕游泳,那是因为游泳本身不可怕,你害怕只是你觉得可怕而已。” 儿子点头,神情有些惊喜,他大概因为找到了自己害怕的真正原因而惊喜,而不是心里本来以为的“我很差劲”。接着,我给孩子画了一条“害怕虫”,一条害怕表情的小虫子,破笼子而出。“快通知你脑瓜里的‘监狱长’,把这条‘害怕虫’关回笼子里,试试看!” 我们玩起了假装游戏…… 当儿子再次来到装满水的脸盆面前时,他拍拍小脑袋,就像通知大脑监狱长把“害怕虫”关进笼子里,很明显地,他没以前那么害怕了,一次又一次,憋气的时间也越来越长。 所以,当孩子害怕挑战时,画一条“害怕虫”,玩玩假装小游戏,提醒孩子别害怕突破自己吧! 系列坏虫子育儿方法,来自《心理咨询师妈妈的科学育儿法》一书。
-
育儿必知:大部分孩子6岁前都存在的古怪现象,很多父母搞错!
有一位妈妈非常紧张地给我留言了这样一段文字: 有一天晚上,她4岁的女儿自己一个人在房间里玩耍,自言自语地说着话,说着说着还哈哈大笑。妈妈被她的快乐感染了,进房间问她玩什么。没想到她把手指放嘴边“嘘”了一下,说:“妈妈,别那么大声,小豆丁很害羞的……”妈妈吓了一跳,原来女儿一直在跟一个叫“小豆丁”的孩子在玩过家家,但是!房间里除了女儿,没有任何人!这位妈妈最后说,她和丈夫担心了一个晚上,问我要不要找一些老人问问,“孩子是不是被什么东西吓到了”。 虽然这种情况很怪异,但实际上我时不时也会收到其他爸妈类似的留言,很多父母因为不了解而紧张,或把孩子的古怪行为轻易跟迷信挂上钩。这其实是孩子们的“假想伙伴”现象! 无独有偶,知名心理学家Alison Gopnik曾经讲述了自己2岁时的童年故事。据说小艾莉森在2岁时跟妈妈说,她有一位小玩伴,跟她睡在同一张床上,妈妈被吓坏了,认为女儿在瞎说。有一天,小艾莉森跟妈妈说“好朋友的脾气突然变得很坏”,小艾莉森还表现出被吓坏而不敢睡。妈妈责怪小艾莉森胡思乱想,但迫于小艾莉森的纠缠,便让1岁的弟弟跟姐姐换床睡。但是当弟弟被放到姐姐的床上时,弟弟立即大声尖叫……不过,没人知道弟弟的尖叫是否跟小艾莉森的“假想伙伴”有关。 在西方的20世纪中期以前,大部分学者和儿科医生认为“假想伙伴”是孩子大脑出问题或心理疾病的表现。但到了20世纪研究的逐渐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正常孩子有“假想伙伴”的现象是存在的。 美国心理学家Lawrence Kutner认为,65%的孩子在他们成长的某个时刻会拥有一个幻想伙伴,高峰期是在儿童2.5岁到3.5岁之间,有些孩子甚至会拥有两个以上的幻想伙伴。而儿童心理学家让.皮亚杰也说,“假想伙伴”是孩子正常认知发展的一部分现象,当孩子成长到具体运算阶段(7-12岁),“假想伙伴”现象便慢慢消失。但不少人认为,某些孩子即使成长到初中高中的阶段还存在“假想伙伴”现象,但他们因为大人或同龄人的压力而不敢透露。 “假想伙伴”在不同的孩子身上,可能以不同的“形式”存在: 有些孩子分不清幻想与现实,他们会真切地告诉父母,他们身边有那样的一个小伙伴; 有些孩子知道他的小伙伴是虚幻的,但他们乐在其中; 也有些孩子把自己的玩具熊或小布偶当成小玩伴……那些经历“假想伙伴”现象的孩子,会在多个方面受益。 心理学家Lev Vygtsky和Marjorie Taylor等人通过系统的调查和研究发现,经历“假想伙伴”现象的孩子,他们未来有更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因为他们比没有经历“假想伙伴”现象的孩子,跨过同伴交往的发展年龄,较早地通过独特的“假想伙伴”方式,学习与他人相处和交往的能力。因为一般而言,5,6岁的孩子才有同伴交往的心理需求;另外经历“假想伙伴”现象的孩子,他们也会发展较好的语言能力和情绪理解能力,因为这些孩子会在与“假想伙伴”玩耍中,常常需要“自我对话”,他们也常常与“假想伙伴”角色互换。在很多小朋友的“假想伙伴”阶段,这些“假想伙伴”不仅有感知小主人情绪的能力,小主人也有感知“假想伙伴”情绪的能力。 另外,美国人类发展与家庭研究专家Joanna J Cemore与同事在研究中发现,那些经常在家玩假装游戏,有很多“假想伙伴”的孩子,他们能忍受更长时间的等待,即延迟满足能力也更好。 记得儿子阿瓜4岁多的时候,有一天,他把妈妈画给他的一条“着急虫”(装在一个小相框里)放到自己面前,然后和“着急虫”一起垒积木。就像鲁迅在书桌上刻字一样,我给儿子画“着急虫”的目的,是常常提醒他做事情不要太着急。当然,在儿子其他的品性培养上,我也画了相应的坏虫子,有“害怕虫”、“分心虫”等。儿子与它们“无话不谈”,尤其是在他妹妹出生前更是如此。 那一天,他和“着急虫”的垒积木游戏是这样进行的: 阿瓜:“‘着急虫’,妈妈说你总喜欢着急,今天我就教你如何垒积木不着急哦!” 阿瓜撇了撇嘴巴说:“我理解你的表情,这的确不容易。嗯,现在,我们开始垒积木哦。你不要着急发作哦,我先来!” 阿瓜搭了几块,认真地对“着急虫”说:“轮到你了……嗯,你着急得冒汗,正在用纸巾擦汗呀?我帮你吧……都叫你不要着急啦……”我在一旁差点笑出声,最后还是忍住了。 垒着垒着,垒到十多块高时,积木倒塌了,阿瓜不好意思地笑了:“我叫你不着急,我自己也着急了,你是我的好朋友,要常常提醒我哦……” 我站在一旁,心里感到温暖和欣慰。不过,孩子与“着急虫”的过家家式玩耍中,对自己着急的坏习惯是一个非常好的自我提醒和自我纠正的过程,这不正是父母们所期盼的——不用强迫,孩子就把坏毛病改掉了么? 难怪人们常常说,当你越懂得孩子这种“生物”,育儿就越淡定!
-
奶奶总让孩子看电视!妈妈试了一招,奶奶爱上了讲故事!
有一位妈妈说,他们家的奶奶非常喜欢让孩子看电视。有时做饭被孩子缠得烦了,就打开电视让孩子看,好让自己安心做饭。但是让孩子长时间看电视非常不好,老太太被说过好几次也总改不了。 有一天,这位妈妈跟老太太说:“妈,我觉得你很有耐心,而我就不行,‘着急虫’总跑出来折腾,导致我给孩子念绘本念得飞快,孩子也失去了乐趣。如果你陪孩子看书讲故事,她肯定会爱上听故事!” 第二天,这位妈妈下班后,开心地看到了一个跟以往不同的情景:老太太把孙女抱在膝盖上,带着老花镜一字一句地给孙女讲故事。看到儿媳妇回家,还头也不回地说:“今天你做饭,我们的故事才刚刚到精彩部分!”这真的是一个好的开始呢! 这位妈妈时不时地在讲故事方面对老人进行称赞,慢慢地,老人家就爱上了给孙女讲故事了。 虽然拘泥刻板是老人们常有的人格表现,但老人其实跟孩子很像,也需要赞扬。法国格勒诺布尔大学的老年人心理学家Yannick Stephan与同事曾经做过一个研究。研究中,那些被召集到实验室的老年人被分成两组,分别记录年龄认知与做握力测试。在做握力测试时,第一组老人被称赞“比80%的同龄人做得更好”,第二组老人没被称赞。接着研究人员让这些老人再次做压力测试,结果被称赞过的第一组老人的表现有非常明显的提高,而第二组反而还略有下降。这便是称赞的力量。 所以,年轻父母与老人的沟通原则,应该遵循“先称赞,再期望”。 如何“先称赞,再期望”? 举个例子。当孩子的奶奶给小朋友喂药时,你希望她不要灌药,而是使用滴管。作为儿媳妇,你可以这样沟通:“妈,妞妞每次生病都喜欢你陪,因为你很有耐心,煮的粥水也好吃。但妞妞每次吃药都很害怕,因为灌药的这种做法,让她感觉很害怕。我们可以用滴管试试。” 先称赞,能让对方感觉到你的肯定和认可,接着提出期望,对方更容易接受。倘若你一来就批评,老人就容易把沟通的大门关上了,还会引起他们的反感和不愉快,这时你再提出期望,就相当于又批评了他们一次。 老人们常常喜欢年轻人在下面这些方面对他们称赞,快试试: 1、生活经验丰富,能帮助年轻人少走弯路。 2、勤劳不怕苦,多大的困难都能扛过去。 3、厨艺好,做饭好吃。 4、整洁爱卫生,把家里收拾得很舒坦。 5、爱孙子孙女,善良却有原则。 6、性格好,平易近人。 有一些年轻夫妻困惑,为什么让老人住老人院,他们却那么抗拒呢? 我们很多年轻人常常困惑老人为什么不愿住老人院,好吃、好住,还有人照顾。如果你也有这种想法,那就是因为不够了解老人了。 其实选择跟家人在一起,是老人们自我认为的最理性选择。因为老人们经历了一辈子,各种探索已经尝试得差不多了,他们在老年阶段,会选择跟亲近的家人在一起、吃习惯口味的饭菜,有时和熟悉的老朋友聚一聚,参加一些熟练得成了下意识的休闲活动……对他们来说,这种方式已经是在“享受人生”。倘若让他们住到老人院,周围是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他们会发自内心地抗拒。这些行为的背后,是老人们的生命觉知——在生命的最后岁月,尽量让自己“舒坦”地走完。 歌德说,我们体贴老人,要像对待孩子一样。说得一点也没错!同住一屋檐下,就是缘分。多一些理解,多一点原谅吧!
-
把一个情绪“喷火瓶”变成温和小姑娘!这位妈妈是怎么做到的?
早上起床后,3岁的安安走到书桌前,双手拍打爸爸的电脑键盘,被爸爸责骂了几句,然后被抱到了沙发上。安安坐在沙发上生气地踢着小脚,眼泪啪嗒啪嗒往下掉。 奶奶给他拿了个蛋糕,准备吃早餐,但安安看到爸爸在吃辣椒酱配面条,安安也要用辣椒酱涂蛋糕,被奶奶拒绝,安安哭闹着生气地把蛋糕扔在了地上; 吃完早餐后,妈妈打扫卫生,安安把颜料撒满地,还涂到了电视机上,妈妈收拾时安安又开始哭; 后来,安安被奶奶带到了楼下的小花园玩,安安抢一位小朋友手里的芭比,被奶奶阻止,安安又哭闹,最后还躺在了地上打滚…… “就像一个情绪喷火瓶!动不动就哭,动不动就发脾气……性格不像家里任何一个人!”安安的爸爸这样评价自己的孩子,他难以理解为什么孩子的脾气那么坏,他也不知道是不是只有自己的孩子情绪火爆。 其实,小孩子的情绪自控力会比成年人差很多。原因有下面几个: 其一,这跟孩子的“生存法则”有关。 从生存的角度分析,宝宝们从出生后自我感觉弱小、没有独立生存能力,他们清晰知道需要在足够安全的环境才能生存。当宝宝们感受到安全感的威胁,例如饥饿了或感觉寒冷,他们便启用“哭闹模式”。 因为所有人都知道,父母听到孩子哭闹会担忧或不高兴,甚至愤怒,但同时也提高了父母对宝宝的敏感性,增加了宝宝生存下去的机会。如同孤儿院的孤儿宝宝,当他们听到某个宝宝凄厉的哭声,可能就会引起整个寝室内的宝宝都哭了起来,因为哭声常常跟安全感威胁有关。稍大的孩子也是同样的道理,当他们感觉不舒服或内心安全感受到威胁,也喜欢用哭闹来反抗。 其二,孩子的情绪自控力差,也跟大脑发育不完善有关。 英国临床心理学家Sarah Helps说,平均来说,大脑的发育要到25岁左右才能完善。其中最为明显的便是大脑前额叶皮质。人脑最先发育的是负责基本生理活动的脑干,以及中间层的负责情绪的边缘系统,所以寻求生存、情绪化是宝宝们的基本表现。 而大脑前额叶皮质是人脑发育最晚的皮质层之一,从孩子们2,3岁才开始正式发育,过程缓慢,一直持续20多岁,孩子才能发育成为一个情绪基本成熟的人。前额叶皮质主管认知功能,具体包括注意、思考、推理等理性思维。正因为人类大脑的这种发育步伐,导致了孩子们的情绪自控力差。 即使是成年人,情绪也常常控制理性。例如一个成年人在玻璃做成的高楼行走,墙壁、地板全是玻璃,虽然他知道这栋高楼很牢固,但在行走时还会感到很害怕,因为“生存”功能的脑干和“情绪化”的边缘系统在起主要作用。 一位妈妈的故事 有一位妈妈曾经告诉我,她的女儿小时候是个“万人嫌”,至少从出生到上小学,从没让她停止过操心。她的女儿从医院抱回家后,从第一个晚上就一定要妈妈抱着才能入睡,否则便会雷鸣式哭闹,能哭到面色发紫,一直持续到半岁;小女娃会走路后,自主意识非常强,她会走进洗手间玩水,被阻止时会爬进床底哭闹到上气不接下气;3岁时会在亲戚聚会时不满意妈妈不给她喝饮料而在饭桌上尖叫、摔筷子;6岁时上小学,有一次因为一位顽皮的小男孩揪她头发,她把对方推倒在地捶打…… 好在,这位妈妈始终对女儿充满耐心和爱心,如今孩子成长为一位非常容易让人亲近的姑娘。 看看,下面是她的“三步骤”做法,幼儿说觉得虽然简单,但坚持可不容易!大家可以借鉴: 1、包容孩子的情绪 很多父母第一反应常常是阻止孩子哭闹,甚至以打骂的方式,这也是很多父母做不到接受孩子情绪的原因。 当女儿哭时,这位妈妈会先摸摸孩子的头表达包容,然后观察孩子的反应。如果孩子想和妈妈接近,她会把孩子抱怀里,轻抚背部。很多时候,妈妈轻抚孩子背部时,孩子的坏情绪会慢慢降温;如果孩子不想跟人接近,妈妈会在一旁陪伴,待孩子哭完。 不要以打骂的方式,这种方式有时可能会让孩子暂时止哭,可是大人的做法只会刺激孩子的情绪脑更发达。他们未来动不动就哭闹的概率会更频繁。 2、猜测孩子坏情绪的原因 “你的玩具掉水里,所以你感觉难过是不是”,“你的绘本有些难,所以你想让爸爸帮忙是不是”,“你被小朋友拒绝了,所以你很生气”……同理,孩子感觉到自己被爸妈理解,有时仅仅是这一步,就能让孩子的坏情绪消失。因为同理心,是世上最棒的“教育”,孩子的委屈会因为别人的理解而获得释放。 3、告诉孩子正确的情绪表达方式 “下一次,你可以告诉妈妈,你想玩水,妈妈会让你穿上合适的衣服玩一会”,“下一次,你如果想喝饮料,你可以直接告诉妈妈,妈妈会给你选择儿童果汁”……这位妈妈在告诉女儿如何正确表达的同时,也告诉孩子有关妈妈的做法,让孩子放心——好好表达,也能获得自己想要的结果。孩子会愿意尝试的。 这位妈妈多年来只坚持这三个步骤,便把一个情绪“喷火瓶”,养成了一位容易让人亲近的小姑娘。这位妈妈从养育孩子中,也获得了“养育孩子,成长了自己”的感悟。 难怪人家说,你必须和星辰对话,与树木握手,陪孩子成长,你才明白,人生是一场修行,且行且珍惜!
-
为什么英国父母不辅导孩子写作业?
有一位名叫Mary Katen的英国妈妈,在某活动上演讲时,说“我和老公从不辅导孩子写作业,在英国,很多家庭都没有辅导孩子写作业的习惯,因为这样不好!”她的理由很简单,她和丈夫都认为,作业是检查孩子的学习情况,而不是考父母。 事实上,大部分英国父母都不辅导孩子写作业。据英国教育组织Varkey Foundation调查显示,英国只有11%的家长会花超过一小时的时间辅导孩子写作业。 那些不辅导孩子写作业的英国父母,他们的意见大致相似,主要有下面几个原因,希望能引起我们这些每天忙着辅导作业的父母们的思考: 1、作业是检查孩子的学习掌握程度 据说英国的老师不鼓励家长在孩子们的作业上帮忙,因为他们布置作业的初衷,不仅是检查孩子的学习掌握程度,锻炼他们纠正错误的能力,还希望孩子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如果父母辅导孩子作业,作业的结果,反映的是父母的知识情况,而不是孩子们的。 2、父母习惯辅导,会让孩子养成依赖 前几天有一位妈妈对我说,她家的小女孩不写作业,原因是孩子觉得“妈妈不在家,不敢写”。原来小女孩以前每次写作业时,妈妈都在旁边辅导,发现错误及时纠正。现在妈妈下班很晚,她便不知道怎么做作业了。 所以,当孩子写作业,父母不要当“直升机父母”,否则哪天当你不辅导了,孩子便失去了独立写作业的能力。 3、作业出错,会让孩子的印象更深刻 不要害怕孩子出错,错误可以刺激孩子的大脑发展,帮助孩子找到写作业遇到问题时的正确处理方式。英国很多父母认为,让你的孩子自己做功课并让他们犯错,实际上是一种很好的成长方式。如果孩子在父母的帮助下完成作业,很多错误都会被掩盖掉,或者没有留下深刻的印象,孩子最终也无法真正把握学习。 如何让孩子养成自己写作业的习惯? 首先,父母们需要戒掉一些常见的错误做法,你家如果有,请及时改正: 错误1,当“直升机父母”,一看到作业错误,就马上打断孩子; 错误2,只告诉孩子正确的答案,不告诉原因; 错误3,恐吓威胁孩子,例如“不好好写,明天不能玩”; 错误4,物质交换,“你写好了,我给你买玩具”。 帮孩子养成自己写作业习惯的正确做法,有6点建议: 1、同理孩子不容易,孩子越小,抓握能力弱,小手容易累; 2、理解小孩天生爱玩、不爱学习,多鼓励; 3、孩子刚开始写作业时,父母可以陪伴在一旁,但只是陪伴,而不是干涉; 4、鼓励孩子先写完,再检查,减少孩子的挫折感,节省时间; 5、让孩子自己检查并发现错误,鼓励孩子自我更正,真的需要帮忙时,才向父母寻求帮助; 6、认可孩子的进步,例如字写得端正了、写作业更专注了……孩子获得鼓励后,积极性会更好。 如果你想让孩子养成专注写作业的习惯,还可以准备一个计时器: 例如计时30分钟,鼓励孩子在这个时间内要专心写,计时结束后,可以暂时休息一会。因为专注力会消耗掉的,当孩子获得了短暂休息,接下来专注力会迅速恢复。 所以,你还会辅导孩子写作业吗?
-
救救孩子:一个月被打2次,一个孩子的攻击性飙升50%!
我认识一位幼儿园男老师,他有一段时间把他隔壁班的一个小男孩带回家,给孩子做饭,帮孩子洗衣服。因为小男孩来自单亲家庭,孩子的爸爸连续好几天没出现,孩子一开始被安置在幼儿园的保安室,后来这位老师看孩子可怜,他也是幼儿园唯一未结婚的老师,他便把孩子带回家照顾几天。 但是第一天他为孩子准备好洗澡水,当小男孩兴高采烈地除去衣服时,孩子身上的伤疤和淤青让他惊呆。小男孩也很坦然,他说“我不听话时,爸爸用衣架打的。”最让这位年轻老师揪心的是,小男孩每晚总会做噩梦,噩梦时小男孩浑身颤抖,哭喊着“爸爸我会听话,再也不惹你生气……”有时哭着哭着会喊妈妈,说“妈妈不要丢下我,小俊俊很可怜……” 这位年轻的老师在一旁看着看着,不自觉地就泪流满面。 直至如今,常常还有父母问我,是否应该打孩子。每当这时,我总会费尽心思、引经据典地说服他们——“永远永远不要打孩子”,在这个过程中,我常常感觉我正在拯救一个个可爱而纯真的孩子,因为没有孩子应该被父母打骂。孩子们那么小,他们对这个世界充满期待和欣喜,他们真的不应该在这么年幼的年龄便体会到冷漠的滋味。 2010年,美国杜兰大学的儿童体罚研究专家Catherine Taylor经过研究发现,如果一个3岁的孩子每月被打2次以上,这个孩子在5岁时的攻击性行为会比同龄孩子高50%。另外,美国心理协会也曾经资助过一项“父母是否应该打孩子”的综合评估调查,最终得出的结论是:不能打孩子。的确如此,常被打骂的孩子会有更多的行为问题,比如他们会具有更多的攻击性,他们未来会比同龄孩子更焦虑和抑郁,还会导致智力水平的下降。 具体地,被打骂长大的孩子,会获得三大“毒”: 攻击性。 美国知名心理医师贝弗莉·恩格尔有30多年的儿童创伤领域的研究,她发现,大多数罪犯在童年都有被打骂的经历。这些孩子,他们可能来自贫穷的家庭,也可能来自富裕的家庭,但是唯一相同的是,他们的父母过于情绪失控或有错误的教育理念,用暴力的方式教育他们的孩子。这些父母虽然很爱孩子,他们的孩子也曾经很爱父母,但是打骂撕碎了一切美好。这些孩子在他们童年时,经常忍受着父母的打骂,在学校里,他们成了暴力的复制者。他们有打斗和欺负别人的行为,甚至常常会因为小矛盾而把事情变得严重,伤害了别人,耽误了自己。 人格问题。 童年常被打骂的孩子,容易成为“人格专制者”。在小朋友群体中,这些孩子会要求别人听从自己的指挥,否则他们会暴怒;在家庭里,这些人格专制者会要求妻子和孩子服从他们;在单位,这些人格专制者会要求下属不能对自己的决策有异议。这一点已被无数研究证实。因为这些孩子在小时候是暴力父母的受害者,当他们不听话时,父母通过打骂让孩子服从,所以孩子便把这种专职人格变成了自己的行为习惯——别人要对自己服从,不能有异议,否则会刺中他们的暴怒神经。 暴力轮回。 家庭的暴力行为会代代相传。这些孩子在小时候忍受了暴力父母的打骂,他们一方面痛恨父母的打骂,但他们一旦置身于父母的角色,便潜意识地表现出跟父母同样的暴力行为。这种轮回就像一种隐形的咀咒,当这些曾经是受害者的孩子成长为父母时,当类似的情景发生时,他们内心就像有一种反应机智,让他们的情绪和行为走上与自己的老父母同样的路径,暴怒生气下便做出打骂孩子的行为。 有一位妈妈曾经给我留言,感谢我“治好”了她的打骂“瘾”。 这位妈妈小时候是在父母的棍棒下成长的,长大后她跟父母的关系很疏远,所以她强烈地意识到,打骂孩子会导致亲子情感的破裂。虽然有这样的认识,但是她常常在养育孩子过程中,总会控制不住打孩子的冲动。我跟她说,人之所以会情绪先行的根本原因,是情绪战胜理智带来的结果。 她常常看我的文章,有一次她给我发了这样的故事: 有一次,当她因为儿子把玩具撒了满地、还把一杯水倒在了电视机上而暴怒时,她4岁的儿子可怜兮兮地说:“妈妈,你的‘生气虫’跑出来了,赶紧把他关起来呀,要不然你儿子又遭殃……”非常意外地,在那一刻,她的暴怒情绪突然削减了不少。这其实是大脑“自我认知”的作用。她说,她的儿子就像一个手持“警戒牌”的天使,总是在她非常暴怒时及时让她熄火。如果从大脑原理解释,就是孩子的话帮她认知了自己的情绪,所以“暴怒情绪突然削减了”。 苏霍姆林斯基说:“任何人如果不能教育自己,也就不能教育别人。”打骂,是一枚永远留下“疤”的毒针。如果你爱孩子,真的别再打骂了!
-
为什么喜爱毛绒玩具的孩子,安全感会更好?
有些育儿焦虑,是因为看了太多“不靠谱”的东西?有“软物依恋”情结的孩子,到底有没有“病”?孩子哪些现象,父母可以不用焦虑的?情感发展正常的孩子,常玩毛绒玩具反而有好处。
-
行为心理:孩子每次进超市必找试吃摊位,要不要阻止?
超市购物时,警惕孩子哪些行为细节?父母该不该让孩子在超市试吃?家长困惑:孩子试吃了,会不会买更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