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育儿必知:大部分孩子6岁前都存在的古怪现象,很多父母搞错!
有一位妈妈非常紧张地给我留言了这样一段文字: 有一天晚上,她4岁的女儿自己一个人在房间里玩耍,自言自语地说着话,说着说着还哈哈大笑。妈妈被她的快乐感染了,进房间问她玩什么。没想到她把手指放嘴边“嘘”了一下,说:“妈妈,别那么大声,小豆丁很害羞的……”妈妈吓了一跳,原来女儿一直在跟一个叫“小豆丁”的孩子在玩过家家,但是!房间里除了女儿,没有任何人!这位妈妈最后说,她和丈夫担心了一个晚上,问我要不要找一些老人问问,“孩子是不是被什么东西吓到了”。 虽然这种情况很怪异,但实际上我时不时也会收到其他爸妈类似的留言,很多父母因为不了解而紧张,或把孩子的古怪行为轻易跟迷信挂上钩。这其实是孩子们的“假想伙伴”现象! 无独有偶,知名心理学家Alison Gopnik曾经讲述了自己2岁时的童年故事。据说小艾莉森在2岁时跟妈妈说,她有一位小玩伴,跟她睡在同一张床上,妈妈被吓坏了,认为女儿在瞎说。有一天,小艾莉森跟妈妈说“好朋友的脾气突然变得很坏”,小艾莉森还表现出被吓坏而不敢睡。妈妈责怪小艾莉森胡思乱想,但迫于小艾莉森的纠缠,便让1岁的弟弟跟姐姐换床睡。但是当弟弟被放到姐姐的床上时,弟弟立即大声尖叫……不过,没人知道弟弟的尖叫是否跟小艾莉森的“假想伙伴”有关。 在西方的20世纪中期以前,大部分学者和儿科医生认为“假想伙伴”是孩子大脑出问题或心理疾病的表现。但到了20世纪研究的逐渐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正常孩子有“假想伙伴”的现象是存在的。 美国心理学家Lawrence Kutner认为,65%的孩子在他们成长的某个时刻会拥有一个幻想伙伴,高峰期是在儿童2.5岁到3.5岁之间,有些孩子甚至会拥有两个以上的幻想伙伴。而儿童心理学家让.皮亚杰也说,“假想伙伴”是孩子正常认知发展的一部分现象,当孩子成长到具体运算阶段(7-12岁),“假想伙伴”现象便慢慢消失。但不少人认为,某些孩子即使成长到初中高中的阶段还存在“假想伙伴”现象,但他们因为大人或同龄人的压力而不敢透露。 “假想伙伴”在不同的孩子身上,可能以不同的“形式”存在: 有些孩子分不清幻想与现实,他们会真切地告诉父母,他们身边有那样的一个小伙伴; 有些孩子知道他的小伙伴是虚幻的,但他们乐在其中; 也有些孩子把自己的玩具熊或小布偶当成小玩伴……那些经历“假想伙伴”现象的孩子,会在多个方面受益。 心理学家Lev Vygtsky和Marjorie Taylor等人通过系统的调查和研究发现,经历“假想伙伴”现象的孩子,他们未来有更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因为他们比没有经历“假想伙伴”现象的孩子,跨过同伴交往的发展年龄,较早地通过独特的“假想伙伴”方式,学习与他人相处和交往的能力。因为一般而言,5,6岁的孩子才有同伴交往的心理需求;另外经历“假想伙伴”现象的孩子,他们也会发展较好的语言能力和情绪理解能力,因为这些孩子会在与“假想伙伴”玩耍中,常常需要“自我对话”,他们也常常与“假想伙伴”角色互换。在很多小朋友的“假想伙伴”阶段,这些“假想伙伴”不仅有感知小主人情绪的能力,小主人也有感知“假想伙伴”情绪的能力。 另外,美国人类发展与家庭研究专家Joanna J Cemore与同事在研究中发现,那些经常在家玩假装游戏,有很多“假想伙伴”的孩子,他们能忍受更长时间的等待,即延迟满足能力也更好。 记得儿子阿瓜4岁多的时候,有一天,他把妈妈画给他的一条“着急虫”(装在一个小相框里)放到自己面前,然后和“着急虫”一起垒积木。就像鲁迅在书桌上刻字一样,我给儿子画“着急虫”的目的,是常常提醒他做事情不要太着急。当然,在儿子其他的品性培养上,我也画了相应的坏虫子,有“害怕虫”、“分心虫”等。儿子与它们“无话不谈”,尤其是在他妹妹出生前更是如此。 那一天,他和“着急虫”的垒积木游戏是这样进行的: 阿瓜:“‘着急虫’,妈妈说你总喜欢着急,今天我就教你如何垒积木不着急哦!” 阿瓜撇了撇嘴巴说:“我理解你的表情,这的确不容易。嗯,现在,我们开始垒积木哦。你不要着急发作哦,我先来!” 阿瓜搭了几块,认真地对“着急虫”说:“轮到你了……嗯,你着急得冒汗,正在用纸巾擦汗呀?我帮你吧……都叫你不要着急啦……”我在一旁差点笑出声,最后还是忍住了。 垒着垒着,垒到十多块高时,积木倒塌了,阿瓜不好意思地笑了:“我叫你不着急,我自己也着急了,你是我的好朋友,要常常提醒我哦……” 我站在一旁,心里感到温暖和欣慰。不过,孩子与“着急虫”的过家家式玩耍中,对自己着急的坏习惯是一个非常好的自我提醒和自我纠正的过程,这不正是父母们所期盼的——不用强迫,孩子就把坏毛病改掉了么? 难怪人们常常说,当你越懂得孩子这种“生物”,育儿就越淡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