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恐吓孩子吃饭,会带来什么后果?育儿不能轻视的一项研究
孩子不爱吃饭,你恐吓过吗?晚饭时,妈妈夹了几根青菜放在长期不爱吃青菜的孩子的碗里。小男孩皱了皱眉头,把青菜夹
-
老人爱恐吓孩子有什么危害?看看“别人家”老人是如何做的
一天,我走在小区的小路上,听到旁边沙池一位老人对小女孩说:“你再不走,姥姥自己先走了,大怪物就会从这棵树上跳下来,把你一口吞进肚子里……你看,姥姥要走了哦!”老人一边恐吓,一边做着要走的动作。小女孩一听便紧张地扑向老人,一边哭一边说:“不要!不要!我不要大怪物……”“不要的话,你就跟姥姥回家!”小女孩一脸恐惧地抬头看看枝叶繁茂的大树,然后跟着姥姥回家了。 我在想:“当小女孩第二天回来这里,她还能像以前那样快乐地在这里玩沙子吗?” 在行为心理学家Garcia Dory的一个经典实验中,有个心理学名词叫“诱饵退避”。在实验中,实验人员在小羊羔身上涂抹氯化锂,让饥饿的狼大快朵颐。没多久,狼剧烈呕吐。经过多次的“吃-呕吐”后,这些狼对小羊羔产生了恐惧感,即使在日后遇到普通的羊,这些有“特殊经历”的狼也有味觉反感。 恐吓教育与“诱饵退避”背后的心理很像,就是通过恐吓方式,让孩子对某种行为或东西产生恐惧,从而让孩子暂时或长久停止某种行为。恐吓的背后,常常是“快刀斩乱麻”的心理,方便自己,伤害孩子。因为恐吓比讲道理或长篇大论的说服“好使”,当然这是反义的“好使”。前者省时省力,后者需要老人付出更多的耐心。但这种“大灰狼来了”的恐吓式教育,有严重的副作用。 在家庭养育中,老人们最常用的有两种恐吓。 担心出意外而使用恐吓。 非常常见的有:当孩子爬稍高的椅子,会被恐吓“别爬,会摔断你的腿”;当孩子帮忙洗衣服,会被恐吓“洗衣液会淹瞎你的眼睛”;当孩子自己倒水,会被恐吓“打碎杯子会割破你的手”……虽然这是老人出于安全和保护孩子的初衷恐吓孩子,但是她们不知道这样的恐吓会让孩子丢失了安全感——“我的周围充满危险”,对于年龄越小的孩子越会给他们带来这样的感觉,从而导致他们不敢轻易尝试,阻碍了孩子的探索和成长。 如果我们的老人换另一种方式,“你的手力气不够,如果你爬得太高,可能会抓不牢掉下来。等你力气够了,我们再爬就会更安全”,给孩子传达“我现在还不能做某些行为,我再大一些就可以”的想法,而不是让他们对环境充满恐惧,把孩子的好奇心“一棍子打死”。 催促孩子行动的恐吓。 这是有目的的恐吓,比如“再不吃,大灰狼会抓走你”,“再不洗澡,我让医生给你打针”,“再不来,我就把糖果丢掉”……对年幼的孩子很有用,因为越年幼的孩子,他们的认知越局限,所以小孩子听到恐吓不仅非常相信,还很恐惧。心理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说,当孩子接触到的刺激超过了自身控制和释放能量的界限时,孩子就会产生一种创伤感和危险感,伴随这种创伤感、危险感出现的体验,就是焦虑。这些孩子会在老人的恐吓下,加快了行动的速度,因为他们感受到了恐惧。常被恐吓教育的孩子,会有噩梦的倾向。 随着孩子认知的成长和多次受骗后,他们有一天会突然觉得“奶奶说我不吃饭,大灰狼会来,但我前几天妈妈让我可以不吃饭,大灰狼也没有出现呀……”孩子慢慢学会了叛逆。当心智长到稍微成熟后,孩子会意识到奶奶姥姥爷爷们在撒谎,他们便通过叛逆来表达不满,比如故意不吃饭……这又一次激怒了着急的老人。 很多老人常常对年轻父母说,“我们以前也是这样教育你们的,我妈妈我奶奶也是这样教育我的……”有位爸爸的回答很精辟:“你如果当年没有恐吓我,说不定我能成科学家!”科学在进步,教育也在进步,恐吓式教育的危害我们已经熟知,就不要再踩这样的坑了。 记得有一次,我到一朋友家里。她的老母亲陪她3岁的女儿玩积木,婆孙俩在比赛看谁垒的积木高。孩子因为不懂垒房子要地基牢固,她只在一块又一块单薄的积木上往上垒,所以没垒几块就倒塌了。而她的姥姥把地基拼得很宽厚,所以始终没有掉,还越垒越高。孩子看到这种情形就不高兴了,她气鼓鼓地推掉了面前的积木,小眼圈发红。这时孩子的姥姥说:“你看,‘害怕虫’跑出来了吧?你害怕输给我所以不愿意玩了!” 小女孩不服气:“我的‘害怕虫’才没有跑出来呢!”这时孩子似乎看出了自己垒的形状与姥姥的不同,她便学着姥姥的方式,把地基拼得很厚实。不久,我又听到了小女孩快乐地咯咯笑。 “害怕虫”是内心的觉知和自我提醒,“大灰狼”是强加给孩子的“心灵怪兽”,你想给孩子哪种?